煎餅弄得又厚又薄,坑坑窪窪的。
還有敲碎的雞蛋殼碎片落在煎餅上,隻見年輕小販急得腦門冒汗,鏟子一下去就把煎餅弄破。
姜逾:“我先去買瓶水,等會兒再來拿。”
小販松了一口氣:“好的姐妹,我就在這,不會跑的。”
便利店裡的電視正在重複播出着金龍獎頒獎典禮。
蔣清和正在看書,她對娛樂圈的事并不熱衷,但店長說了,這樣能夠招攬客人進來。
玻璃門被人推開,AI适時地提醒道:“歡迎光臨。”
蔣清和隻擡頭看了一眼,那位看起來似乎是很年輕的客人正在自顧自挑選商品。
她又低下頭看書。
一瓶水被放置在櫃台上,“您好,結一下這個。”
蔣清和合上了書,拿起水瓶,對準瓶身的二維碼,似乎是辨識困難,掃了幾次都沒有錄入。
“不好意思,機器有些故障,請稍等。”
姜逾掀開帽檐,蔣清和看清了她的臉——那是一張與門口海報一模一樣的臉。
此時的錄播恰恰好放到“比錄取通知書先到”。
蔣清和忍住了訝異的表情,她迅速地掃好碼,并将水瓶遞過去。
姜逾接過瓶子,她忽然笑道:“不知道為什麼,第一眼看到你總覺得有些親切。”
蔣清和隻是店員,按照常理,她沒有為客人提供情緒服務的職責,隻回道:“我見你也很面善,也許我們是在哪見過。”
面前的客人似乎很想拉她談話,青年指了指櫃台上的書:“這是什麼?”
《試論近親基因吸引實現融合剪接的猜想與驗證》
蔣清和沒有回話。
姜逾低頭看了眼摘要封面的介紹,念出聲:“用天然的遺傳性吸引完成基因編程。”
門口的小攤輕輕轉頭,見煎餅燒焦,手忙腳亂地處理,随口罵道:“這家夥怎麼還不死心。”
微妙的熟悉感褪去,蔣清和冷淡地看向她。
姜逾:“您是一位女士嗎,失敬。”
“以前是。”
“您有女兒嗎?”
有。
蔣清和眼神柔和了起來,她想起二十二年前,自己曾完成的一篇博士論文。
那是她傾盡心血的第一個女兒。
“沒有,我是單身主義。”蔣清和帶着些難以抑制的自負說道,“如果硬要說女兒的話,那是我之前的畢業設計,我的作品,更是我的女兒。”
“不過那都是過去了,我相信我将會有下一個更重要的女兒。”
覺得自己話多了的蔣清和翻開書,她用書本掩飾自己的尴尬。
玻璃門被人拉開,AI熱情的聲音響起:“謝謝您的惠顧。”
姜逾走了,她隻有一句話飄散在店中。
“祝您早日心想事成,Ma'am。”
門口的小販擦着汗,把煎餅果子遞過去。
姜逾随口道了聲謝,好像剛想起什麼似的,問道:“請問,這附近的文具店在哪?”
小販稍稍回憶了一下蔣清和的行動路線,指明了方向:“往那走,百米開外就有一家書店。”
姜逾再次道了聲謝。
店門内,這篇猜想并不厚重,隻有薄博十幾頁。
看完整篇内容後,蔣清和伸了個懶腰,她将猜想卷起夾在腋下,推開玻璃門走到小販前面。
“兩份煎餅果子,多加點肉,不要給我偷偷加生菜。”
說完這句話,沒管小販手忙腳亂的動作,她往平常的書店走去。
店裡面早有一個人在文件區站着。
是剛剛那個青年。
蔣清和主動走向前:“你好?”
愣神的青年回過頭,她充滿歉意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啊。”
蔣清和看着那位青年将卷成一團的文件放入碎紙機中。
不知道吞下什麼文件的機器悉悉索索地吐出一堆紙屑。
那位青年無比随意地給她讓開位置:“好啦。”
當姜逾走在門前時,手已經搭在把手上,這時候的姜逾忽然回頭,無比認真地說了一句:“Ma'am,再見。”
蔣清和正在自助機器面前打印學籍、中心醫科大學申請等文件,出于禮貌,她回道:“再見。”
門打開又被合攏。
姜逾閑适地坐在站台等車,拆開油紙包裝,打開後,她狠狠地咬了一口,随後臉色一變,拆開煎餅,裡面居然包裹着一層厚厚的生菜。
“……”
隻能咽下去了。
“算了,把生菜挑出來還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