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誰都沒想到發生了王貴妃禍亂的事情,林泊之的處境突然就變得十分的危急,幾乎是苟延殘喘的活着。
當她得知周王妃看中了自己,想讓她嫁給林泊之的時候,還當是自己在做夢,多少年來藏在心中的夙願,似乎一下子就成真了。
母親擔心她的處境,舅舅更是親自上門來勸導,怕是林泊之下一刻就成了刀下亡魂,牽連姜家,甚至會害了姜瑜一輩子。
但是向來膽小謹慎的父親突然間就像是換了一個人,異常的固執,夜裡偷偷的來找她,說道,“阿瑜,雖然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爹爹并不會害你,這天下畢竟是林家的,早晚會還回去的,到時候就是你榮華富貴之時。”
還真叫父親猜對了,但是顯然姜瑜所求和父親所想的不同。
林泊之的心中并沒有她的位置。
雖然知道林泊之娶她是無奈之舉,但是姜瑜一直都心存希冀,小心翼翼的做好一個賢内助,用心的揣摩他的喜好,為了學會給他泡茶,不知道暗自下了多少功夫,還差點燙傷了手腕,但是看到他滿意的喝茶的時候,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林泊之所有的内衣都是她親手縫制的,他的腰身比例尺寸,甚至是腳掌,她閉着眼睛都能說出來。
隻是再多的熱情,也都會被對方的冷漠一點點的澆滅,三年了,姜瑜終于意識到,林泊之的心是捂不熱的,因為他的心房上住着另外一個人。
也該是她離開的時候了,趁着林泊之還對她心存感激,體面的讓出位置來。
不出意外,林泊之以後會是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但凡他心中還念着她的一絲好,以後對父親,對姜家都是一股助力。
從祠堂出來,安頓好宮裡來的人,幾個人就回到了廳堂裡,周王妃顯然還沉浸在剛才的悲傷之中,一直默默的垂淚,林紀乖巧的站在一旁,或許是想要安慰,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辦的樣子,最後拿了一塊豌豆黃過去,說道,“娘,您不是愛吃這個,吃了就不難受了,莫哭了。”
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姜瑜忍不住摸了摸林紀的小腦袋,随即看了眼自己的肚子,她一直想要給林泊之生個一男半女的,但是肚子裡一直都沒動靜。
也或許是這就是天意吧。
林泊之的孩子注定要投生在嘉蘭郡主的肚子裡。
說起回京的安排,周王妃卻是不肯回去,說道,“你父親就在這裡,娘哪裡都不想去,到時候你安穩了倒是把弟弟接過去,京裡總是比臨安好,也能多一點見識。”
随後又說起京中的許多姻親,要去拜訪誰,姜瑜靜靜的退了下去,叫人收拾好林泊之的行禮,聖旨耽誤不得,明日就要出發了,又安排好了晚上的晚膳,今天是個好日子自然要好好擺上一頓酒席。
“把老君記的桂花釀拿出來,早上定的鲥魚應該到了吧,世子爺和王妃都愛吃這一口,用蜜酒蒸食,火候不要太過,還有二爺愛吃的鮮蝦餅,須得記得多放些香油灼透,更為酥脆入口。”姜瑜認真的叮囑了一會兒這才回到廳堂去。
剛到門口她突然間就停下腳步來,裡面傳來周王妃聲音,“嘉蘭這孩子也不容易,青燈常伴的等了你這麼多年,等着回京安穩下來就該是把人接回來才是,隻不過她畢竟是郡主的身份也不能委身給你做妾不是?這世子妃的位置自然是她的,而且以前的時候娘隻求你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家世清白即可,可是如今卻今非昔比了,你這身份再看她的出身就不合适了,好好的跟阿瑜講,她也并非不懂分寸之人,總是會明白自己的身份處境。”
翠屏在一旁聽着,臉色一下子就白了,目光又生出幾分怒意來,姜瑜這幾年在王府裡謹小慎微的,鞠躬盡瘁,簡直就是操碎了心,就是旁人看着都隻有誇贊的份兒,最後就是這樣一個結局?王妃平日裡不是總是誇贊姜瑜賢淑知禮,還說以後但凡熬出頭了,一定不會虧待她,這就是她的不虧待?但是去看姜瑜,她似乎早就已經猜到,神色淡淡的。
裡面傳來林泊之的應答之聲,顯然也是同意的,翠屏就更生氣了,再去看姜瑜,她神色還是平平的,似乎毫無波瀾。
唯有個稚嫩的聲音帶着幾分不解的問道,“娘,那嫂嫂呢?”
“這是你哥哥的事情,你還小就不要問了……”
“我不小了,早就啟蒙讀書了,而且娘,先生說過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們這是嫌棄嫂嫂了嗎?我不要,我喜歡嫂嫂!”
誰都沒想到,平日裡看着安安靜靜,有些不愛說話的林紀居然會第一個替姜瑜不平。
翠屏再去看姜瑜,見她臉上終于有了表情,目光裡帶出幾分溫柔來,顯然是被林紀的話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