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雨靜靜的下着,順着屋檐滑落下來,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配着屋内羊肉鍋子的香味,氤氲熱氣,有種奇異的煙火氣息。
姜瑜穿着一件芙蓉色的素紋錦緞褙子,白皙的手上套着碧綠的翡翠手镯,身姿窈窕纖細,行走之間端方雅緻,當真是少見的美人。
“怎麼沒聽過,杜夫人生的這般美貌。”
吳東萊自然比旁人熟悉,帶着幾分歎服說道,“杜夫人不僅是個萬裡挑一的美人,我聽說才學深厚,要不是尚宮局不納有家室的婦人,早就被納賢了。”
姜瑜果然認識吳東萊,上前行禮,說道,“吳大人,這是您的朋友?”
吳東萊沒想到,自己吃了幾回的姜記居然是姜瑜的鋪子,又驚又喜,說道,“杜夫人,可是有空餘的雅間?我今天可是帶着貴客,實在是怠慢不得,還請杜夫人見諒。 ”說着話,那目光卻是朝着人群中的太子看去。
其實姜瑜一早就看到林泊之了,就算穿着尋常的衣裳,不想以太子之尊示人,但畢竟身份尊貴,旁人都不敢站在他身旁,甚至帶着幾分誠惶誠恐圍繞着他,讓他如同珠玉在側一般醒目,更不要說林泊之生的還十分英挺俊朗。
過了四年,他反而像是被時間沉澱洗禮過一般,越發的風從容淡雅,威嚴天成。
姜瑜卻神色淡淡的收回目光,對着吳東萊說道,“店裡人早就坐滿了,要是不嫌棄,我在後面給您和諸位大人安排個位置。”
吳東萊自然是滿心的歡喜,說道,“有勞夫人了。”
姜瑜叫小二的領着幾個人去了後面。
後面顯然是自家人休息的地方,不過讓吳東萊驚喜的是,後面居然别有洞天,小小的一個院子裡卻是種着桃花,這會兒正是桃花盛開時節,散發着淡淡的香味。
幾個人進了屋内,長幾上擺着琉璃風燈,靠着窗戶邊放着一整套黑漆花钿桌椅,上面墊着暗綠色章絨椅墊,坐着松軟暖和,十分的妥帖。
“殿下,請!”
等着林泊之落座,幾個人才敢坐下來,有小二進來給他們沏茶,上糕點。
等着滾燙的熱鍋子一上,屋内頓時有了熱氣,食物的香味,雅緻的布局,還有窗外盛開的梅花,倒是比店裡的環境還要好。
衆人紛紛誇贊吳東萊,說道,“東萊兄,今日可是靠着你了。”
年紀輕就是好,總是比那些多年沉浮官場多年的人要膽子大,這要是其他官員,這會兒太子在一旁坐着,估摸着都不敢言語,怕是言多必失,隻會默默的用膳。
但是他們皆是入官場沒幾年的年輕學子,加上一直在翰林院就職,說起來還沒正式參與過朝政。
一旦有人起了頭,話就多了起來,等着兩杯米酒下肚,更是氣氛熱烈。
太監徐寶在一旁靜靜的伺候着,一開始并不解,為什麼林泊之要跟着一同來用膳,但是看着這熱烈的場景,似乎有些明白了他的心情。
隻是伺候了林泊之多年,徐寶還是敏銳的察覺出了林泊之不同以往,他朝着窗外望去,果然看到姜瑜正在和掌櫃的站在院子裡商量事情,因為離得遠,加上兩個人輕聲細語,自然聽不清在說什麼。
但是姜瑜的燙金的纏枝柳紋十二幅湘裙,随着風輕輕撩起了裙擺,加上她身子窈窕,有種搖曳的美麗。
徐寶暗自奇怪,林泊之并不是喜好女色之人,如今太子府也隻有一位太子妃,正是之前定過婚事的嘉蘭郡主,但是偏偏能感覺到對這位杜夫人有些不同。
他一時心裡七上八下的,卻生出幾分心思來,如果真的是讓太子歡喜,總是要想辦法才是。
果然如吳東萊說的那般,姜記的羊肉非常好吃,又香又嫩,滾燙的水裡一燙就熟了,放入嘴裡就像是融在舌尖上一樣。
一時幾個人吃的興起,光是羊肉就要了幾十個份。
也不知道誰提議要行酒令,大家都興緻勃勃的,但是那目光卻都是朝着太子望了過來,見他沒說什麼,這才敞開了開始玩。
吳東萊被推舉為令官,他也沒有推辭,喝了一口酒出了對子。
大家本就是讀書人,皆是寒窗苦讀才有機會中舉,才學上自然不差,更何況太子在場,更是想盡辦法來出頭。
***
今日生意太好,許多庫存都用光了,姜瑜跟掌櫃的說了幾句就急匆匆的出了門,翠屏領着一個粉雕玉琢的女童。
女童正在發脾氣,死死的扒拉着馬車門不肯下來,說道,“娘,我要去找爹爹!”
“可是你爹爹在翰林院忙着。”
杜青卻撅着嘴,顯得不高興,“青兒已經一二三……”杜青穿着一件水紅色的纏枝柳紋的錦緞小襖,脖子上帶着百寶的項圈,生的玉雪可愛,一雙眼睛像是寶石一般明亮,她伸出白嫩的手指頭,一根一根數着,等着五根手指頭都數完這才說道,“五天沒有見到爹爹了!”
姜瑜簡直對女兒的可憐兮兮的眼神沒有辦法,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雖然不是杜颢玉親生的,但是兩個人卻是極其的合拍,特别是杜青,隻要杜颢玉忙的幾日不回就開始鬧脾氣。
二年前的大考,杜颢玉就考中了狀元郎,這會兒正在翰林院任職,最近因為太忙連着幾日沒有歸家了,杜青就不高興了,鬧着要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