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國日化1981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家人都想賺錢,又有了賺錢的機會,自然是喜氣洋洋的,即便林巧慧知道兩塊多錢都花了,她也沒說什麼,“香皂好,我一直想用呢。”“包子也好,我嘗嘗城裡人的味兒,到時候包給你們吃。”

周漁發現,林巧慧是個很不掃興的媽媽,很會給情緒價值,周朵被鼓勵得嗷嗷叫:“媽,我背的菜,這是我和姐姐一起送的,我以後掙錢還給你買!”

林巧慧将做好的豆角焖面放在了兩個閨女面前,點頭說:“好,媽等着!”

豆角可是夏天的常客,周漁本來不愛吃,但林巧慧這手藝可太好了,用的是昨天的五花肉,依舊是切得薄薄的,大火煸炒出油脂,這會兒肉是焦脆的,豆角是香軟的,面條因為是放在寀上悶熟的,雖然浸滿了湯汁,卻依舊保持了勁道的口感,一碗面層次分明。

周朵恨不得将頭埋在盤子裡,林巧慧則一口口的吃着他們捎回來的包子,順便跟周漁說她今天做的事兒。

“遠征下午過來,幫忙把木闆訂到了新開的窗戶上,說是安全點。我今天按着你說的,48斤麥稭稈,48斤花生枯,都找來了,已經挑過了,都放在院子裡,等會兒你去看看行不行?”

周漁也惦記着這事兒呢,菌種有了,就差培養料。

她吃了飯就去院子裡打着手電筒看了看,林巧慧幹事兒真的很認真,麥稭稈幹幹淨淨,随便抽了不少,都沒一點黴點,周漁就放心了。

花生枯需要晾曬三兩天,麥稭稈則需要剪碎浸泡石灰水,一家人就趁着夜色将麥稭稈處理了。

随後兩天,周朵上學去,周漁就帶着林巧慧去了化工廠家屬院賣菜,雖然他們隻來了一次,但擱不住菜好,周漁又實誠。

像買過蘑菇的陶富麗就成了常客,還介紹了自己嫂子過來買。

如是兩天,每天兩個人帶去十斤西紅柿,五六斤茄子,十斤辣椒,外加一些豆角都能賣得幹幹淨淨的,一天除去車費的利潤足有兩塊五左右,林巧慧積極性大增也有了信心,周漁就放了手。

林巧慧偷偷把這事兒告訴了一小隊的秋桂嬸子和謝嫂子,她三說好了一起賣菜!

周漁則徹底解放,趁着天好在院子裡将麥稭稈,花生枯還有過磷酸鈣活在一起進行堆料。

村裡沒什麼秘密,各家的院牆又不高,本身周漁一個大學生退學就惹人眼,更何況她還砸了房子,又在院子裡擺弄麥稭稈和花生枯,誰不想知道她到底要幹什麼呢。

周漁幹着活,就覺得院牆外的路上不停有人路過,往院子裡探頭。

她本來也沒準備瞞着人,過幾天蘑菇都出來了,瞞也瞞不住,幹脆大大方方的,你看我也不管,對視上了,我就笑笑。

這态度擺明了不怕問,很快就有人過來拉家常,是三小隊的張小翠,周漁得叫她小翠姨。

她伸着頭也不進來,好奇地問:“周漁,你這兒做啥呢!?這都什麼呀?我怎麼瞧着都是些麥稭稈啊!你弄這個幹什麼?”

“做培養料,用來種蘑菇的。”

張小翠直接聽愣了:“蘑菇?就楊樹林裡的蘑菇?那不是長在樹上的嗎?這東西能種出來?”

村裡人到了時節也是吃蘑菇的,也知道很鮮美,但都覺得那是山珍,沒人真想着能種的。

周漁這說法挺讓人驚訝的。

張小翠也顧不得别的了,從院外大步走了進來,低頭仔細看那堆培養料,不就是麥稭稈和花生枯嗎?她怎麼也沒看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她幹脆抓了一把,周漁連提醒都沒來得及,就聽見她喊了一聲:“哎呦,還燙呢。”

那當然,這麼堆積起來,就是通過發酵進行巴氏消毒,否則種出來的雜菌多,病蟲害也多。

好在這是才堆起來的,溫度也不高,張小翠隻是沒料到吓了一跳,并沒有燙到。

她心有餘悸地甩着手,一副根本不信的樣子:“這不就是麥稭稈和壓花生油剩下的花生枯嗎?這麥稭稈天天擺在外面,也沒瞧見長多少蘑菇!”

最後下了結論:“你這不成!瞎叨叨。”

當然,她也不需要周漁認同她的觀點,她就是說出自己的想法罷了。說完了,就搖着頭出門去了。

周漁猜測她去了老梅樹下,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林巧慧回來時,就通知她:“村長讓你去他家一趟!”

剛回來那天,村長就讓周漁有空去一趟,可她每天回來太晚,一直沒得空,這次她猜想跟小翠姨今天那一趟有關系。

果不其然,到了村長家,老村長開門見山就問她:“我聽說你準備種蘑菇掙錢?”

周漁點頭:“是!”

他皺着眉:“胡鬧!那小王莊就是專門種草菇的,每年六月開始種,一直到九月結束,我專門去過,那草菇是賣得貴,可一百斤料才出八斤到十斤菇,你家那點房,頂天用上一千斤料,一年最多一百斤菇,六毛一斤就是六十來塊錢,你喝西北風去嗎。”

“再說,這都什麼時候了,你上學沒學過,啥時候種蘑菇?!”

周漁沒想到,老村長還挺懂呢,她解釋說:“我知道冬天怎麼種蘑菇,而且我的法子不太一樣,轉化率更高一些,他們一百斤出十斤,我一百斤最少三十斤,用時還短,而且冬天上市價格也不一樣,能翻好多倍……”

周漁句句屬實,她這人做生意,從來都是說實話的。

哪裡想到,老村長隻當她小年輕沒經驗,紙上談兵呢。“你說破天也不可能,你能種出來,為什麼市裡的省裡的專家沒種出來?!别倒騰這個了,這兩天我去縣裡農技站跑了跑,那邊缺個臨時工,你好歹上了一年大學,正合适,你去上班吧!”

周漁都愣了。

這年頭工作哪裡是好找的。

79年開始,各地的知青就返鄉了,别說周漁這種農村戶口,就連城裡的子弟畢業也找不到工作,雖然是臨時工,可這是從農村到城裡啊,是要搶破頭的。

這工作肯定是用了人情臉面要來的。

周漁看着老村長,老村長周為先今年都六十了,農村人風吹日曬的,比正常歲數顯得大很多,他一臉的溝壑看起來極為蒼老。

“你爸沒了,我就得管你,你别覺得我不信你,自己幹好聽點叫個體戶,難點聽叫街溜子,哪裡有上班好。”

“你媽跟我說了你怎麼退學的,退了就退了。去了農技站好好學,我給你打聽了,高中畢業能自考大學,到時候努努力考個大學,轉了正也不差!”

說完,他以非常強勢地态度沖着周漁擺擺手:“回去吧,明天七點來找我,我帶你上班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