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君子至止(下)
1
光輝紀元的衆王中,可能隻有梅迪奇留下了廣泛的血脈後裔。對于其他幾位,拖家帶口會讓人質疑你侍奉主的忠心,梅迪奇不在此例,一則人們相信,從祂能傳承優秀的軍人禀賦,二則,軍團一線的折損非常之高,所謂的血脈後裔,無非“填線寶寶”換個說法,罷了。
到了紛争紀元,民間的觀念又有逆轉——此時的一切都是家族化的。偉大存在們雖有毀天滅地之能,但在自己的陣營裡又不能輕易出手,所以,祂們更強調自己一族之長的身份,支持能力出色的族人,在現實政治裡占據一個個重要的位置。血脈和同袍之情,構成了梅迪奇家族的根基,對統帥來說,後者或許更加重要;祂經常“賜姓”和以婚姻方式将出色的軍團成員納入家族,加之高序列統統為男,更讓梅迪奇氏的播種效率超級加倍。
(于是,祂有了更多的填線寶寶。)
如今的梅迪奇家族不僅人口衆多,内部還形成了多個頗有傳承的分支。作為統帥和先祖大人,梅迪奇會關心他們的婚配,有時還會親身下場,播個種啥的——确保各分支在傳承中與自己不會疏遠。且,這也是一種認可,蓋因隻有具備相當潛力的後人,才值得祂多瞅那麼一眼。
從“家族”的角度看這一時期的王朝政治,會有許多有趣的發現。比如,門先生在衆人眼中,是所羅門名義上的下屬,實質上的平起平坐的盟友,不僅因為祂的位格、實力、“獨立精神”,也因為,祂擁有一個龐大的家族:祂在年輕時,遵從家族的傳統和長輩的安排,娶了許多妻室,生了衆多兒女,祂這一支後代極其昌盛,現今的亞伯拉罕成員幾乎都能在血脈上追溯到祂這位祖先。另一個例子是梅迪奇。真實造物主座下的兩位天使之王,真實教會的大牧首和神聖護教軍的統帥,二者的行政地位也好、教會事務中的話語權也好,制度上沒有規定,且在刻意維持一種模糊的狀态;但大家普遍認為,戰争天使為主而命運天使為輔,并非因為他們公認“軍權高于教權”、“槍杆子裡出政權”什麼的(PS. 火焰長槍怎麼不算一種槍了),而是,梅迪奇在祂的高戰力外,還擁有一個高度忠誠的家族。祂喜歡出風頭、享受萬衆矚目的感覺,烏洛琉斯就讓祂一份面子。祂是聯盟方面真造集團的代表,由于祂本人存在感太高,以至人們會直呼為梅迪奇集團——一個重大原因就是,祂是祂這邊唯一擁有“家族”的高位存在。
下位者需要上位者的保護;上位者向下位者索取絕對的忠誠與服從。等級壓制、長幼尊卑的秩序,存在于非凡序列、王朝政治和家族傳統的方方面面。不想被壓制,不想被安排——婚姻、職業,林林總總——就努力往上爬吧,爬到足夠高,再順理成章地安排别人……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子哒。
2
所羅門親王的治下,有專門管理貴族頭銜、譜系和紋章的官方機構,即(準)皇家紋章院,每年會出版更新的貴族名錄及人物小傳,但它限制很大——隻收入向其登記注冊繳年費的人家。這就造成一個荒唐的局面:中立和敵對的人物不必說了,就連盟友梅迪奇家族都不在其中……
說到“貴族的傳承”,但凡是個(自诩)有積累的人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版本。書拉密在讀的教材,就出自門先生之手——還真是祂親手寫的。
這份講義中,不乏她從前在撒拉弗樂團認識的名字,分散在當代的各陣營裡;自己這邊,她對圖铎、特倫索斯特等人猶有印象,現在要結識他們的後代,感覺很奇妙,更别說雅各……薩穆埃爾似乎不是那位雅各先生的直系後裔,但他每次見到自己,都像一副快暈過去的樣子,姑且也算一份血濃于水的聯系了。
當然,少不了亞伯拉罕和梅迪奇。書拉密真的很想知道,門先生會怎麼評價戰争天使和祂自己,但就好像故意吊人胃口,這些内容都放在非常靠後的地方。
書拉密開始反思,明明在真實教堂的時候,就可以好好地查一查門先生-亞伯拉罕一族的資料,明明有兩個小梅迪奇做女仆,梅迪奇家族的情況都可以問個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缺少好奇心了?
對了,紅發的雙胞胎也随她進了亞伯拉罕大宅。她們也在接受“特訓”,因為成績太糟,讓培訓和被培訓的雙方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女管家為自己多活幾年起見,叫倆女孩頂了小厮的活兒,成天支使她們在外頭跑腿。一天,她們在街邊看到了薩穆埃爾·雅各,馬上沖過去、圍着他,叫苦不疊。
怎麼說呢。他毫不意外。
“……不喜歡就走呀。本來做女仆對你們就很勉強,正好夫人那邊暫時用不到你們,你們回家去,回到軍營……”
“不行不行!……”她倆把頭搖得撥浪鼓也似,“全心全意地侍奉書拉密夫人,是先祖大人的命令!祂還說,讓我們好好保護她,别被外人欺負了……”
……你倆序列幾啊,副主教心想。
“那麼,你們想做什麼呢?能做什麼呢?”
女孩們彼此對望一眼,稍大的那個(她叫維卡)堅定地說:“我們會好好學手藝的。但我們要直接從夫人的口中收到命令。我們要陪在她的身邊。”
“……但現在我們都不被允許接近她,”拉達補充。
那是。門先生肯定不想在家裡看到紅發的女仆。
薩穆埃爾思索了一會兒。
“……成吧。正好我也有事找書拉密夫人。你們先回去等着,我看情況,幫你們提一嘴……”
薩穆埃爾想等門先生不在的時候拜訪。當時,宮廷每月都會舉行面向全體貴族的朝會,以展示親王的威儀和帝都上流社會的風華;由于所羅門的“喜好”,此“良辰吉日”均為臨時占蔔,摸不着規律。另一項是事務性的、每周三次的禦前樞密會議。親王殿下自己主持一次,指定圖铎或特倫索斯特代為主持另兩次,而門先生通常在所羅門現身——或祂評估重要的時候——進宮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