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這類東西其實是有好有壞的,但是絕大多數人可不想聽壞事。
信的人大概會請求為他蔔算的人想辦法為他破除災難,可是不信的人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被詛咒了一樣有點不太高興。
嬴政現在雖然還在逃亡路上,可是他知道,如果有人對他說預言,往往也都會對他說好的。
他再怎麼狼狽,那也是一個公子。
如果因為說了他不愛聽的話而被他趕走,那不就無法達成他們的目的了嗎?
可是商纣王絕對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嬴政甚至覺得,他接下來大概隻會挑着壞消息去說。
嬴政臉上的肌肉繃得更緊了。
他知道對面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在看他的笑話,不過不就是壞消息才是他最急于改變的事情嗎?
如果稍微被羞辱一下就能換得他提前做好準備,那嬴政覺得這筆交易還是劃算的。
至少現在隻有他們兩個人,丢人的範圍也有限。
如果不是心裡依然覺得不爽,嬴政都要贊歎這簡直是利益最大化了。
嬴政稍微給自己做了一個心理準備。
接下來的話肯定不中聽,他不要落入陷阱中了。
“你居然軟禁你的母親,如果不是臣子勸你,你還想做得更過分一些……啧啧,你那時似乎才二十歲左右,年紀輕輕就這麼心狠。”商纣王說道。
嬴政:“……”
他知道商纣王大概是想要看他的笑話,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他想不去在意就可以不在意的。
商纣王肯定抹去了一些前因後果,可是第一句話就讓嬴政有點破防的趨勢了。
他和趙芸在趙國一起度過了人生最灰暗的時期。
趙芸其實如果狠狠心,其實可以直接抛下他,過上更好的日子。
嬴政不清楚趙芸當年是怎麼考慮的,是不是顧及子楚的地位,但是無論如何,她都沒有這麼做。
子楚不願意冒險帶上他和趙芸,但是趙芸願意冒險帶着他藏起來。
就這點來看,趙芸做得不知道比子楚好多少倍。
而且在趙家的時候她也有盡全力地保護他,甚至願意給他揍表哥們的底氣。
嬴政覺得她已經做得比絕大多數母親都要優秀了。
至于如果有一天趙芸當上太後,嬴政覺得她也不是沒可能想要攫取更多的權力。
想想如今秦王嬴稷的母親芈太後吧。
隻要處在那個位置……嬴政扪心自問一下,他也不敢說自己會多麼容忍趙芸與他争權。
可是自己的曾祖父都能忍芈太後那麼多年,嬴政覺得自己就算再怎麼離譜,應該也不會二十歲就和母親翻臉。
就算不提他們之間的感情,他也得考慮自己的名聲。
趙芸就算是做錯了什麼,但是……
嬴政絞盡腦汁也想不到趙芸能做什麼能把他們曾經生死與共的感情全都抹掉?
總不能是太後謀反吧?
她圖什麼啊?
他就是趙芸的親兒子。
即使趙芸隻有和子楚有别的孩子,那也會與他相差十歲,而那個時候,嬴政其實還有别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她完全沒有什麼競争力吧?
而且嬴政他能上位就意味着子楚已經去世了。
嬴政想破頭都想不出其他可能性。
他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難道未來的自己真的因為巨大的權力變得那麼冷血了,一點都不顧血脈親情了?
想想舜吧。
當年父親繼母如此苛待他,他卻仍能保持孝順。
以君主的家庭為範本,推而廣之,将家庭模式推廣到整個天下。
這可以說是周朝宗法制的一部分。
即使在禮樂崩壞之後,這套規則的運行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其中的一些底層邏輯卻一直堅定不移地運行着。
作為君主,他如果做不到,那不僅僅是個人品德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他的統治出現問題的一環了。
“情況那麼危急的情況下,居然還讓人傳令長公子自殺?”商纣王繼續啧啧稱奇。
嬴政再怎麼想要強撐着,但是他的臉瞬間張紅了起來。
“商王就算想要看我的笑話,也不應該編造這種過分的謊言吧?”
他的道德和腦子但凡有一個正常都不會幹出這種事情吧?
商纣王當時就舉起手,對着身後的神明發誓:“我剛剛說的話,全都是真話,我可以對神明、先祖發誓。”
這裡是鹿台,鹿台裡可有不少自然神和祖先神。
再膽大妄為的人也不敢當着神的面發誓。
也就是說,他認為自己說的百分之百都是實話。
嬴政真的破防了。
就算其中有掐頭去尾的部分,但是事情的結果就是如此。
他敢說自己沒有半點問題嗎?
他以後的道德就要往丢掉他時的子楚掉落,智商要往趙芸日常的腦子靠攏了嗎?
.
七歲的嬴政毫無疑問地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這樣的未來真的不可以爆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