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時的父母感情不和。
他的父親是位著名導演,母親則是位作家。兩個人的工作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以至于人人都覺得他們是天作之合。
當然,最開始的他們也那麼覺得。
兩個人的相識過程十分地俗套,實在共同好友的飯局上認識的。
沈時的父親對他母親一見鐘情,随後就展開了熱烈地追求。
各種紀念日禮物,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怎麼浪漫怎麼來。
有人說,作家的浪漫都是含蓄的,把自己的滿腔情懷訴諸于筆尖,再通過紙張将它呈現給衆人。而導演呢,則是直接将自己腦海當中的畫面複刻出來,或許有着借物喻義的方式,但卻能夠讓人的大腦直接接受色彩,直接感受情調。
沈時的母親當時就像一川沉默的海水,接收着愛意也在愛意的夕陽中漸漸漲潮。
盡管是在最平靜的海面,當有人用船槳劃出了道道水紋時,海面之下也早已波濤洶湧。
最後,兩個人成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沈時也在他們結婚的第三年成為他們愛情的象征,出生了。
沈時的童年是幸福的,他也享受過被父母擁在懷裡視為珍寶的生活。
但這一切,都在他十歲那年戛然而止。
父親與他電影的女主角的私情被母親知道。
她從難受到崩潰再到恨意漫天隻用了三天的時間。
父母鬧離婚鬧得不可開交,母親覺得自己遭到了覺不可原諒的背叛,父親卻覺得母親太過極端。他們摔碎母親最愛的了花瓶,也打翻的自己的玩具車。
家不像家,他沒有家了。
當時正逢奶奶吳照平要去北城上課,她帶上了沈時,帶他短暫的逃離那令人窒息的家的氛圍。
沈時随着奶奶一起來到了北城昆曲藝術學校,就是楚君上學的那個學校。
在那裡,他第一次遇見楚君是在教學樓旁邊的小花園裡。
他本隻是從那裡路過,但沒辦法,楚君哭得聲音實在是太大了,他根本忽略不掉。
于是他走了過去,遞給了她紙巾讓她擦擦臉上的淚。
小沈時當時還沒有長個,比小楚君低了一個眉眼的高度。
他以為這個姐姐是遇上了什麼大的困難,竟然一個人在花園哭得那麼傷心。
但經過詢問之後他才知道,這個小姐姐隻是因為動作練不好,被自己急哭了。
小楚君愛哭,但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吃了小沈時給的糖果之後,止住了哭聲,反而在詢問小沈時為什麼會在這裡。
“你怎麼在這裡啊?是我打擾到你了嗎?你看上去不高興。”
小楚君的聲音還是顫顫抖抖地,她之所以會來到外面哭就是因為怕打擾到其他同學睡午覺。難道連在外面哭也會打擾到别人了嗎?
“你沒打擾到我,是我自己心情不好。”
小沈時的臉皺皺巴巴的,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臉上已經寫滿了委屈。
“不要難過了,我的老師可兇了,上她的課可疼了。”
小楚君邊說着還邊用手比劃着,生怕對面的小弟弟理解不了她說的話。
小沈時被她的模樣都逗笑了,聽着她講她班級裡發生的事,覺得可真是有趣啊。
小楚君不會在花園裡呆很久,她害怕老師來找她,匆匆與小沈時告了别就跑走了。
小沈時的世界裡又恢複了一片寂靜。
他喜歡和這個小姐姐聊天,喜歡聽她講話,喜歡她笑的樣子。
至少,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
于是,一連幾天,小沈時都會來這個花園等着。
他當然不可能每天都見到小楚君,但每次見到她時她必然都是哭着鼻子的。
那一定又是上那個很兇的老師的課了。
她倆也說不清到底是誰安慰誰。
小沈時總會先把自己提前準備好的零嘴遞給小楚君,然後等着她慢慢停下哭聲。
小楚君呢,覺得讓一個小弟弟安慰自己實在是太沒面子了。
她總會邊吃着零食邊說“我沒事,你不要擔心啊,你怎麼看起來總是不開心?”
小楚君的嘴裡塞着零食,但話是不能停的。
幾乎是不給小沈時反駁的機會,她就開始安慰小沈時。
也不知道在安慰些什麼,但話是說到了。
小楚君是個小話痨,但她有的時候又很安靜。
兩個小孩一起坐在花園裡,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細細碎碎地灑下來,印出了小豆丁般的身影,倒也成了北城昆曲藝術學校裡難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