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好,傑娜姨媽也能放心了。就是不知道人是在挪威?還是丹麥?路德的口風一向很嚴,他不說,誰也套不出話。郁栀索性也就不猜了,繼續往下看
“說說你吧,在華沙的三個多月,感覺怎麼樣?聽海因茨說你的拍照技術很棒,給萊娜拍的照片很漂亮,那真不錯。等戰争結束,你,我,海因裡希,母親在一起,我們全家人照一張,由你親自來當這個攝影師,好不好?”
當然很好很好。等戰争結束,等納粹倒台,等新中國成立,她還要回去中國找母親,和路德,海因茨還有傑娜姨媽一起,他要帶着他們看看北京的天安門,看看中國的大好河山
“你找到了自己想走且合适的路,我為你感到高興。一戰戰敗的那年,是1918,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恥辱時刻。父親也因為戰争的傷口二次感染病情惡化,在1919年離開我和母親,獨自去了天堂。那時候我不過幾個月大,就已經經曆了親人離世的傷痛。母親是個堅強的女人,即使如此,小時候睡在她身側的我依舊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感受着她的輾轉難眠,然後偷偷看着她捧着她和父親的結婚照仔細端詳,淚流滿面。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立志不再讓母親傷心難過,後來我讀了書考了軍校,知道了敗者為/寇的屈辱,也發誓要讓那些德意志的對手付出代/價。因此,我追随父親加入國防軍,母親很舍不得,但并沒有過多阻攔,就像她也沒有阻攔你去報社一樣。那時全德國的青年,特别是容克貴族出身的,無不以參軍為榮,這也是我當年想走且必須走的路。德意志要複/興,不能沒有先铎。幸運的是,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德意志站起來了,重現普魯士時代的輝煌,而你,也像我所希望的那樣在我們的保護下自由的追逐夢想”
“好了,我還有事要處理,那麼就此擱筆了。期待你給我的回信”
路德的字很好看,因為是軍人,不免帶上幾分冷硬淩厲的味道。本來郁栀是想本着一種欣賞崇拜的态度來讀路德的信,可真正看完信的内容,除了開頭那幾句報平安,其他都讓她看得心裡百味雜陳。她早就知道,她哥哥是個責任心極強的男人,特别是在國家大義這點上,一點都不含糊。盡管他不像大多數德國軍人一樣被所謂的種族思想洗腦,可是在擁/護/希特勒這點上絲毫不遜色半分,而這,正是郁栀最不願看到的
心情沉重的放下信,把它放在萊娜的那封上面。看着頗有些分量的信紙,郁栀感覺有些心累,要安慰好友,還要應付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