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有驚無險回到了酒店,路德看着妹妹進門之後才放心離開。在房間窗前的郁栀目不轉睛地看着哥哥高大的身影,和維爾納當初告别萊娜一樣,進入了警備狀态的路德沒有再回頭就急匆匆地回去了。郁栀不怪他,偏頭看看從早上曬到現在已經有些脫水的向日葵,暗叫不好
幸虧挪回來的及時,耷拉着的花過一會就又神清氣爽了。郁栀看着向日葵,又看看路德剛剛送的百合,難免想起那個亞瑟,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名義上的德國人竟然在兩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救了一個英國飛行員。要是讓路德知道她在敦刻爾克的“壯舉”,心裡有氣又不舍得責備,估計就是對着她念一頓緊箍咒,然後效仿海因裡希明裡暗裡要求比特曼先生把她調回柏林。郁栀深呼口氣,趕走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的設想,将花束裡的百合取出也找了一個花瓶放着養。黃色熱烈明媚,白色純潔淡雅,擺在一起,倒出乎意料的和諧
幾天後,郁栀到店裡取相片,和店主東扯西扯簡單聊了幾句,話題就自然而然的轉到那天爆炸的風波
“那天的爆炸,您知道怎麼一回事嗎?”郁栀狀似不經意的問
“你為什麼問這個?”店主有點狐疑,長得挺眉清目秀的一姑娘,對這個感興趣?
“我是記者”
“好吧,具體我也不清楚,德國人封鎖了消息,隻知道是我們的地下組織搞破壞。唉,聽說有幾個可憐的孩子已經被抓了,願上帝照顧好我們法蘭西勇士的靈魂”店主看看四下無人,才多說了幾句
“什麼意思…”郁栀感到有些不妙,應該會有人來救他們啊,難道…
“他們将于15分鐘後…執行qiang決,在自由廣場”大叔控制不住,臉上流下兩行濁淚
“…我很抱歉”郁栀取了相片道了謝,心情沉重地走出照相館
戴高樂将軍身為主戰派的核心人物,法國投降派的高層一直是他為眼中釘。至6月下旬,法國敗局已定,他更是受到這些人肆無忌憚的排擠,不得已流亡英國,但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收複法國的光榮使命。1944年6月18日下午,在同樣硬氣的丘吉爾首相的有力支持下,這位将軍發表了《告法國人民書》,要求希望自由的法國官兵們與他聯系,在痛苦的泥沼中重新燃起對勝利的鬥志與信心。他慷慨激昂的演講振奮了每一個不甘屈服的法國人,尤其是首都巴黎,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在凱旋門前集會,舉行遊行示威,抗議維希政府的不作為并表達他們對戴高樂的熱烈擁護。自由法國運動的火種猶如法國人民的高昂的鬥志,自此生生不息……
彷佛是一種心靈指引般,郁栀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去看看,看看這個法蘭西的民族英雄所領導的戰士是怎樣的不屈。自法國的維希政府掌權以來,和納/粹蛇鼠一窩維持着巴黎繁榮的假象。她已經太久沒有經曆過令她如此慘痛的記憶了,以至于她對中/國戰場的殘酷和震撼日漸模糊。而這些同樣是為反法西斯事業獻身的戰士們未嘗不值得她銘記,既然遠在異鄉,就看看這些同志,以另一種方式緬懷祖國的英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