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龍卷風吹斷的大樹,自然很快就被人砍了,連樹樁都在不久後被人挖走了。
反倒是那些小草,雖然被吹得東倒西歪,貼地而伏,但是,卻沒有死。
不過過了幾天,這些小草又慢慢地直起了身子,又恢複到了龍卷風到來之前的樣子。
仿佛這吹得天昏地暗、造成一地狼藉的龍卷風,從來沒來過一樣。
是大樹不如小草強大嗎?不是的。
光從力量上來講,當然是大樹的力量強大。
但是,強大的大樹雖然能抵擋很多風雨,卻并非能抵擋所有的風雨。總有,它那粗壯的身軀也抵擋不了的狂風。
用劍也是一樣,積蓄再多力量,把劍法磨砺得再快、再強,強到很戰勝很多敵人,但是,能戰勝所有的敵人嗎?能抵擋所有的攻擊嗎?
不可能。
修真途中,總有自己的力量抵擋不了的強敵,總有威力大到擋不住的攻擊。遇到這種強敵該怎麼辦?
硬抗就是像大樹被龍卷風攔腰吹斷一樣的下場,要硬抗嗎?
劍修雖是要不畏強敵,可不是明知打不過還要硬抗送死。這樣死了有什麼價值?不自量力而已。那麼,這時候該如何呢?
不能學大樹,而要學小草。就像這劍法總綱上說的那樣:“暴風過而剛強之木為風所折,疾風虐而柔弱小草伏後又立。”
既然敵人的力量太強,我戰不過,那就不要正面與之對抗不就好了麼?
我避之,我伏之,我讓你打不着我。打不着我,你又能奈我何?
所以,這一劍非攻敵之劍,而是避敵之劍、護身之劍。
瑾甯自覺對這一式劍法已經有了一定的領悟,便開始練習劍法的招式。還是和之前一樣,經曆了一個由不熟練到熟練、由慢到快的過程。
越練,她的速度就越快,越練她對這一式劍法的體會也就越深。
同樣,還是每日将基礎劍招、破土劍、強莖劍都練完之後,她再将這伏風劍練一千遍。時間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過去。
很快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她同樣将伏風劍練出了劍光。
隻是,這劍光不是破壞性的,她一劍揮出,演武場的地面上出現的并非一個坑,而是有一層淡淡的白光覆蓋在了一尺方圓的地面上。除此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
不過,若是此刻有攻擊打在這塊地面上,就會發現,這攻擊并不能真的打中白光覆蓋之下的這塊地面。
瑾甯的劍峰上閃爍的也非是明亮逼人的寒光,而是一種有着溫潤之感的乳白色的柔和光芒。
這非是傷人的劍光,而是護人的劍光!第三式伏風劍,劍光境亦成!
接着,瑾甯在将伏風劍練出劍光之後,又繼續練了半個月。
這中間,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份,到了宗門大比開始報名的時候,瑾甯便抽空和師兄一起去宗務閣報了名,然後回來便繼續練習這一式伏風劍。
隻是,此時也已經到了瓶頸,即使她不斷地繼續練習,也已經看不見多少進步了。
她便又低調地去了一趟青雲對戰塔。塔前排隊的人越發多了,這次等了四天四夜,她才得以入塔。
上次練氣八層的366種傀儡已經盡數戰鬥了個遍,瑾甯自覺練氣八層的傀儡對自己已經沒有多大的磨劍作用了,所以,這次她選擇了練氣九層的傀儡。
她先從練氣九層的劍修傀儡開始戰起,專門以伏風劍對敵。
雖然練氣九層的傀儡比瑾甯的修為要高一層,但是,伏風劍本就是避敵、避強敵的劍法,所以用這練氣九層的傀儡來磨劍,倒是正相得宜。
在與劍修傀儡的對戰中,瑾甯這一式伏風劍逐漸熟練,劍招越來越流暢,劍光也有了繼續增強的趨勢。
瑾甯一個又一個傀儡對戰下去,把一百個練氣九層的劍修傀儡都對戰了一遍。
然後,瑾甯又把練氣九層的六種純粹施展法術的傀儡、十種符修傀儡、三十種陣修傀儡、四十種使用法器的傀儡、八十種施展近身武技的體修傀儡等合計266種傀儡都對戰了一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