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日下來後,冬兒向林蘇葉彙報:“小姐,共有二十三戶人家願意養豬。”
顧邈點頭:“很不錯了啊!”
冬兒看着他,道:“顧大夫,你知道躍山村總共多少戶人家嗎?”
這麼窮的地方應當沒多少戶吧?顧邈猜測:“三十多戶?”
冬兒露出标準的微笑,故意加重語氣:“六十三戶,這報名的連一半都沒有呢!”
顧邈有些驚訝:“真有這麼多戶??”
完全看不出來啊!
“戶口雖多,但人口并不多,加上老人幼兒,總共也就三百零幾人,很多一戶人家就兩三口人。”林蘇葉接過冊子,大概看了一眼名單:“能有二十多戶同意我已經滿意了,等他們有些成果之後,其他人自然就會效仿了。”
她本來想可能最多隻有十戶左右人家,如今已經超過她心中的指标,她自然十分滿意。
林蘇葉淺笑:“冬兒,接下來你就去給縣衙的大哥們說一聲,可以開始按照計劃行動了。”
冬兒應聲:“是!”
等冬兒走後,顧邈摸了摸下巴:“你們居然還有計劃?”
看他眼裡滿是好奇,林蘇葉笑着解釋:“畢竟這天氣的說變就變,時間還是比較緊張,我們就提前将任務安排好,等接到通知就能各自做各自的事了,這樣就能省了很多時間。”
比如有人拿着林蘇葉畫的簡易圖紙,開始準備東西搭豬舍,有人快馬加鞭去接豬,有人回青松縣直奔豆坊,從豆坊扛了好些豆渣出來…
每個人都有條不紊做着自己的事,顧邈看着這一幕,感歎:“這效率的确高出不少!”
林蘇葉用手指戳了戳他胳膊:“顧大夫,接下來就是看您效率的情況了。”
“我?”顧邈不解,他要做什麼?
林蘇葉看着村民們的背影,輕聲道:“躍山村常年封閉在山腳,許多村民都有疾病在身,就算是輕症拖久了也會成了重疾,我想請你幫他們診治一番。”
顧邈笑了笑:“我還以為多大事呢,這本就是醫者之事,義不容辭,不過我一人之力恐怕有限,還需些藥材輔助才行。”
林蘇葉早有打算:“這個不用擔心,我已派人去附近采購藥材,隻是這邊山路崎岖,估計還要一兩日才能運到,在此之前,你可以先查看病症嚴重者,列下所需藥材清單,待藥材一到便可及時治療。”
顧邈點點頭:“好。”
醫豬他沒經驗,治人他還是可以的,畢竟跟着師父走了這麼多地方,除了動刀動針他不敢上手,其他診療他還是很有信心。
接下來的幾日裡,顧邈在居住的院中搭了個簡易的台子當做醫館,剛開始并沒有村民坐下來讓他看病。
畢竟在他們心中,看大夫可是要花不少銀子的!
再說了,自己身上的那點小毛病熬一熬就好了,實在沒必要花錢看病買藥。
顧邈苦口婆心勸了半天,最後沒辦法,隻能找到村長:“村長,大夥不肯來看病,這小病不治以後成大病就麻煩了,我知道大家心疼錢,但我這義診不收一文錢。”
杜正明了解到情況,确認道:“顧大夫,真的不收錢?”
顧邈堅定地點點頭,藥材什麼的縣衙和林蘇葉都已經準備好了,确實不用村民花錢。
杜正明聞言,趕忙挨家挨戶去勸說村民,慢慢地,有一些老人帶着孩子先來試試。
顧邈仔細診斷,态度溫和又耐心,看到顧邈确實沒收錢,而且開的方子簡單有效,消息逐漸傳開,越來越多的村民前來就診。
正好采購的藥材終于運到了,顧邈立刻按照清單分配藥材,并指導村民煎藥服用。
顧邈這邊正有序進行,豬舍那頭也忙得熱火朝天。
林蘇葉沒有讓他們單獨建豬舍,而是在寬敞地建了一個比較大的集體豬舍,這二十三戶人家每人兩頭豬,分别圈養在不同的隔間之中。如此既節省材料,又方便管理照料。
豬舍剛建好,豬崽們也被運進了村子,村民們圍攏過來,眼中滿是新奇與期待。
有膽子大的小孩伸出手輕輕戳了一下豬崽的屁股,聽到豬崽哼哼唧唧叫着,小孩開心地拍手:“爹、娘,它回應我了!我要這隻豬崽!”
小孩爹娘摸了摸孩子的頭,滿眼笑意:“好好好,咱家選這隻,那你以後可要好好養它。”
小孩十分用力地點頭:“行!以後我的飯菜都分給它一半!”
他爹娘笑了:“那可不行,你要多吃些,吃飽了才有力氣去給小豬割草吃。”
林蘇葉帶着冬兒站在一旁,聽到這童趣的對話,兩人都忍不住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