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要學書畫,倒也不必再請其他的先生,于懷音定然是願意教他的。
“還是那句話,陛下學可以,但不可以本末倒置可好?”
小皇帝應的很快。
殷熠也不敢阻攔,孩子多少是有些逆反,若是強壓着他不幹什麼事,時間大了反而會出問題的。
所謂堵不如疏,走一步看一步吧。
更何況,他隻是想學習,他隻是想提升一下自身修養,陶冶情操,更好的為治理這個國家做準備罷了。
學習能有什麼錯?
學習書畫又能有什麼錯?
果不其然,殷熠親自給于懷音講了一下小皇帝的學習訴求,于懷音當即老淚縱橫、感慨萬千,孫子中狀元也就這個情形了,孫子中榜眼都不能到達這個情況。
算是給小皇帝加的課,自然不能上太多,故而對小皇帝的課業整體影響不大。
随着小皇帝長大,要安排的課自然要多一些。
不過現下已經安排的夠滿了,甚至于算是揠苗助長。
若小皇帝還是太子,三歲學的内容旨在開蒙,但現在小皇帝學習目标自然是從認字到看懂策論。
小皇帝學的興緻勃勃,借着背文章的時候也寫一寫字,先生們倒是很贊同,文章也背過去了,字也更工整了些。
隻是畫之一事,殷熠還是想多了。
算得上畫界天縱之才于懷音毫無保留教出來的小皇帝,實在不算是個天縱之才。
不算是特别難看,技法有,但無靈魂。
殷熠對于書畫皇帝的擔憂沒了,整個人也都放松起來。
“陛下,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擅畫隻能說明陛下天賦并不在此。上天既生陛下定然是有更為重要之事要托付陛下。”
不過,殷熠還是讓人給小皇帝裝裱起來,等他長大了給他瞅一瞅小時的大作,也算是知其來處。
小皇帝的當世大家之路是落下了帷幕。
這幾日要開始準備萬國宴了。這宴禮部籌備,章程也早早遞交給殷熠看,宴前整體上是沒什麼事的。
便是有事也不需要攝政王去盯着。
不過卻是要教小皇帝一些禮儀。
“他們是來賀陛下登基之喜的,陛下還是要給一個好臉色。”殷熠調整着小皇帝微笑的弧度。
“好吧。”小皇帝被殷熠捏着小臉,吐詞不是特别清晰:“可似皇蘇,他們來這尼送膩物有什麼用,我朝與他們千尼之隔?”
“他們來送我們禮物,說明我朝強大,相對于一個強大的敵人,他們更願意有一個強大的朋友。”
殷熠放開小皇帝的小臉,慢慢解釋道。
“所以他們以後會是我朝的朋友?”
“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朋友,逐利而來,利盡而去。”
“那我們為什麼要與他們做朋友呢?”
“陛下這個問題問的好。讓皇叔想一想。”殷熠取來筆墨,給小皇帝畫了一下。
“陛下應該了解秦國吧。”
“朕知道一點。”
殷熠下筆給他畫圖:“範雎獻策秦王:“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謬乎!”
秦要西出,自然意味着東面的國家都是潛在的對手,所以遠處的燕齊便是秦要籠絡的國家。因為在地理位置上,攻伐燕趙要更費勁一些,甚至有可能在出兵時被人其他國趁機攻打。陛下這可明白?”
“明白。”小皇帝點點頭,“所以這些國家他們遠道而來,是為了穩住我們,至少不要讓我們趁火打劫。”
“喲,陛下還知道趁火打劫呢。大概就是陛下說的那個意思。”
“那如果有日,朕想打他們怎麼辦?”
“咳,陛下有開疆拓土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我們一般不叫打他們,叫“伐不臣”。”
“伐不臣?”小皇帝不是特别懂。
“簡單來說就是師出有名,比如使者死他們國家啦,他們國家對我朝君王辱罵啦,其實反抗軍隊進攻也可以算,雖然有些強詞奪理。總之需要一個開戰的理由,來證明他們不是真心臣服,既然不是真心臣服,那就打。”
“就是打國家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來證明打他是對的?”
殷熠摸摸小皇帝的頭:“陛下真是聰慧。”
“可是如果實在想不出來什麼理由,又想打怎麼辦?”小皇帝問道。
“實在沒有理由,可以打完現編嘛,橫豎打赢了之後,史書自己人寫。雖然皇叔覺得有點不是那麼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