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岱學着沈諾希的模樣蹲在她身旁,趙楓還是有些顯眼哪怕換了打扮身高和體型也有别于百姓,飯後沈諾希幫着分管這裡的小吏分好各區域用處和人數後帶着景岱前往下一個安置點。
“叔父每日都要把城中安置點看一遍嗎?”
“當然不是,這麼多地方要是每個都看一遍哪裡來得及進去仔細查看,剛開始選址招募匠人時跑的地方多一些,現在我每日去兩個施工的地方隔日換不同的,有其他官員和我一起交叉巡視。”
景岱的問題涵蓋很廣每個都要刨根問底,甚至有些問題沈諾希還未想過隻能托詞是周佑安的安排,讓他回去後詢問周佑安。
傍晚回去時景岱一時興起想去城外看施粥棚,沈諾希帶着他出城粥棚邊圍滿了災民他們隻得在外圍遠觀,一個衣着褴褛的小孩看見景岱朝他們站的位置走來。
趙楓瞬間警惕手默默扶向腰間,沈諾希把傘遞給景岱上前兩步蹲下和那小孩對視,“怎麼,有什麼需要我幫你嗎?”
“那,那邊人太多了,我擠不進去。爹娘都被洪水沖走了,我是跟着伯伯逃難剛才一轉身伯伯也不見了。”小孩說的磕磕巴巴帶着哽咽一開口才聽出來是女孩,景岱聽她這麼說于心不忍,小姑娘看起來隻有四五歲的模樣十分瘦小。
“不哭不哭,叔叔給你糖吃,一會等人少些再帶你過去。”沈諾希從袖袋中掏出糖果,用油紙包着并未受潮。
景岱示意裕之過來照看拉着沈諾希走向一旁,“叔父要不把她送去養濟院,現在城外這麼亂...”
“我就知道你善良看不得小孩吃苦,但是且不說養濟院早就人滿為患,就是看她年齡養濟院又能養她多久,隻要洪水不停這種情況的孩子就會不斷增加,一會兒把她帶去城中災民安置點已經是我們能做最多的。”
景岱還想争辯什麼卻看沈諾希一擡手,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不遠處一群年齡和這小姑娘差不多大的孩子正虎視眈眈得看着他們,“剛才我若承諾她什麼,那群孩子就會一擁而上,到時有麻煩地就變成咱們了。”
沈諾希笑了笑拍拍景岱肩膀,把袖袋中的糖果掏出來放在他手中然後把他往前推了兩步,“去吧,這是我從京城帶過來的,味道很不錯。”
那群小孩看景岱向他們方向走來警惕的後退幾步,失去大人撫養的小孩最是敏感一眼就知道景岱不是他們惹的起的。
景岱繞過趙楓向他們示好說明自己并無惡意,一個大些的男孩小心翼翼地走過來試探着拿走一顆糖果。
“這些都是給你們的,你們在這多久了?”沈諾希看景岱手忙腳亂的和他們解釋自己沒有惡意,又看這些孩子衣着打扮突然想起一位後世有名的治河大能。
史書記載宏宇初年湖州府會試前三甲有一賢才潘季③自小聰慧,一生以治河為己任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辦法,更著有《河防術》一書是不可多得的大才,為黃河治理做出了卓越貢獻,可惜多年仕途不順待他真正掌權治河時已經年邁。
按照年齡推算現在應該二十五六正值青壯年,雖然現在他還未在科舉中嶄露頭角,但招入景岱麾下總歸是一件好事。
景岱登基後宏宇初年朝中内憂外患,因為身邊缺少可用之人直到宏宇八年才平定朝野把朝中大臣盡數換為自己信賴之人,也因此忽視了潘季導緻他的才能沒有充分發揮就與世長辭。
“在這裡有幾日了,原武的粥棚是附近最多的一個。”
“你們從哪裡來的可有從烏程縣過來的?”沈諾希隻是随口一問,湖州離這裡八百多公裡就算日夜不停也要走上近一個月,她隻是為了分散這些小孩的緊張随口交談。
“是湖州烏程嗎,我同鄉的一位大娘她嫁到烏程,回來探親遇上洪水被留了下來。”一個怯生生的聲音接過沈諾希的問題,他躲在孩子中間看起來瘦瘦小小的。
“竟然真有,你可以帶我去找她嗎?我有一位朋友是湖州人幾年不見想同人打聽一下他的近況。”沈諾希沒想到還能收獲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