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先教春芽裁尿布,做壞了也看不出來。”桂枝搪塞着宋阿奶。
“你打算做多少尿布?對了,我那裡還有兩件不穿的舊衣服,回頭拿給你,兩個小娃娃,尿布要多備些。”宋阿奶看着桂枝的肚子,“雙胎會生得早一下,你提前把東西備好,不要臨時慌了手腳。我估摸着九個月你就能生了,八月份就要把東西備齊。”
宋阿奶絮絮叨叨地說着,桂枝坐在一邊安靜地聽,不時回答幾句,婆媳倆對桂枝肚裡的新生命充滿了期待。
秋收之後春芽家的蘿蔔長成了,因為沒有經過霜打,此時的蘿蔔格外的辣,不比霜打過的蘿蔔生吃都有一股子甜味。但是這個時候的蘿蔔做蘿蔔幹剛好帶着一絲辣味,比起霜後的蘿蔔格外多了一股味道。
這樣的蘿蔔做泡蘿蔔更好,趁着别人家的蘿蔔還沒收,宋四叔從縣城買回了五十斤粗鹽和兩包花椒八角送過來,宋四叔看着準備煮鹽的春芽問道:“你真的不用青鹽?”
“不用,我煮鹽很快的。”宋四嬸處處關照春芽,春芽能自己幹的事都不要宋四叔說。這青鹽和粗鹽價格差别大,春花不願意煮也就算了,春芽做不出直接用青鹽的事來。
二春帶着柱子收蘿蔔,桂枝這次反而坐在院子裡洗蘿蔔,連打井水這樣的事也由柱子一早打好了放在一邊,如今桂枝幹的活也就比春苗多一點,也是桂枝的肚子看起來實在是吓人,明明才四個月出頭看起來倒像人家七八個月的肚子,所有人都緊張她。
春芽忙了幾天煮鹽腌蘿蔔條,二春媳婦也拿了刀過來幫忙。
“還是你這樣好,蘿蔔不算多,咱們兩個人幹上半天也就好了。”二春媳婦将蘿蔔倒進大木盆,“回頭都在你家做鹽菜了?”
“村子裡收菜還是大伯娘收,我家蘿蔔種得早,其他人家蘿蔔沒這麼大呢。”春芽一邊切蘿蔔一邊說,“我家旱地麥子已經比村裡晚了,蘿蔔再不收就種不了麥子了。”
桂枝家旱地沒種高粱,多住來這五個月種了一茬黃豆不說還種了一茬蘿蔔,收入比種高粱多多了。二春媳婦看了半年,回家和二春商量着是不是明年也停了高粱。
辣辣的蘿蔔洗幹淨了切成條鋪在竹席子上曬兩天脫脫水,然後在春芽做好的鹵水裡泡兩天就可以吃了,沒有蘿蔔幹那麼哏,另有一股生脆的辣味。
桂枝從曬蘿蔔開始就時不時捏一個蘿蔔幹來吃,宋阿奶看到了歎道:“酸兒辣女,桂枝這肚子裡看來又是閨女。”宋阿奶一心希望桂枝能生兩個小子,老根就柱子一個獨杆兒子,哪裡有宋大伯家齊刷刷四個兒子氣派。
春芽做的蘿蔔泡菜幾乎都被四叔運走了,兩畝地的蘿蔔做成蘿蔔泡菜和蘿蔔幹自家堪堪各留了一缸。這還是桂枝害口,春芽特地留下來地。
春芽自家的蘿蔔泡好,二春也帶着柱子将旱地翻了幾遍,宋阿爺帶着二春和柱子一起挑麥種。
宋阿爺将一包麥子倒在大匾裡指點兩個孫子:“這做種的麥子要圓要潤,特别是不能有破口,這種牙胚壞掉的也不能要,發不了芽的。”
宋阿爺搬了小凳子一把一把地過麥子,一會挑出來一大把不合格的麥子,然後便看着柱子和二春撿麥種,如此撿了半天才将種子準備好。
“阿爺,麥種不浸水嗎?”柱子記得春天稻種泡了還幾天水呢。
“麥種不要,隻要土地凍硬之前長出小芽來就好,泡了水發芽快,麥苗長太高一下雪會凍壞的。種麥子天往冷了過,要慢點長才好過冬。種水稻往夏天過,莊稼長得快,就得讓種子快點發芽收成才會好。”宋阿爺将種地的知識一點一滴教給兩個孫子。
麥種挑好了,宋阿爺帶着二春柱子将一隴一隴的田地撒種子,輕輕抓,慢慢撒,要撒地均勻,來年麥苗才長得好。現在撒得不均勻,到時候麥苗這一片稠密那一塊稀疏,跟秃子頭上的秃斑似得,被人笑話不說,還要影響收成。麥苗太密了長不高,麥苗太稀了收成不好。
宋阿爺将大部分麥種撒完了,獨留了田埂一小隴地,讓柱子學習撒種子。柱子第一次撒種,一伸手一小把麥種全撒了出去,宋阿爺和二春拿着小扒犁來回的将種子散開。
“你少少地慢慢地撒,不要一下子全部丢出去。”宋阿爺拄着扒犁對着柱子說,“你爹不會這些地裡活,你可要好生學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