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憶安在中舉的那一年,父母開始為她張羅起了親事,美其名曰要先成家後立業,既然現在已經中了舉,趕緊為她找一個賢惠的夫婿執掌中饋。
在此之前,柳憶安一心隻讀聖賢書,從未将心思用于女男之事,但她也聽同窗說過求娶心上人的故事,在恭喜同窗的同時也暗自幻想過自己能遇到一位情投意合的佳人。
如果是那個人的話…
柳憶安自打啟蒙後就一直住在書院裡讀書,除去逢年過節,每月僅回家一兩次,很少和外男接觸。
但在去年的臘八節,她替家裡跑腿時路過城隍廟,遠遠看見有一身着青色印有白色竹紋長袍,身披黑色大氅的男子。對方身材修長,頭發高高束起,似是陡峭寒風中的一縷春-光,吸引了柳憶安的視線。
她慢下腳步,仔細瞧了瞧。那名男子似乎帶着一夥兒人給窮人施粥,他的衣袖被襻膊紮起,幹起活兒來動作幹淨又利索。同時,他還不忘安慰排隊等候的人,面對讨粥的小孩兒總會露出和善的微笑,似乎還在向小孩們叮囑些什麼。
“小霜,這是誰家公子在這施粥啊?好像之前未曾見過。”
“回小姐,去年咱們鎮上新搬來一戶富商,姓秋,這位施粥的公子是秋家二少爺秋川白。”
小霜是柳家的侍女,自打5歲和小露一并入了柳府。柳憶安入了學堂後,小露作為書童一并和柳憶安吃住在學堂,小霜留在了柳府,負責管理柳憶安的院子,對外面的家長裡短知道得更多。
“秋家的大公子前段時間成婚啦,估計馬上要給二公子議親,秋家最近對這種博得好名聲的事情特别熱衷。”小霜一臉八卦地補充。
“不管目的何如,有人願意冒着寒風,給吃不起飯的人一碗熱粥,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你回去給爹爹說一聲,咱們也去路口施粥,就當給我明年鄉試積福。”
也許是那個纖纖身影忙碌時的一舉一動太過美好,讓她不自覺地去追尋模仿。
不過這件事情隻是柳憶安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第二天她就回到書院,不再分心在其他事情上。
秋家聽說柳家在另一個路口施粥,立刻派人提供幫助,柳家随後送禮表示了感謝。一來二去,兩家就這麼走動了起來。柳憶安的父親曲明也與秋家的主夫熟絡了起來,兩個人時不時相約看戲品茶,互相傾訴後宅雜事,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
柳憶安中舉後,她的母親,柳家的現任家主柳雲認為是時候給柳憶安議親了。曲明第一時間想到了好友家中還有個待嫁的嫡子,聽說是個心思單純,外表氣質出衆的妙人。
曲明所求的不過是女兒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隻要為人良善,能執掌中饋就足夠了。
柳雲一開始并不同意,如今女兒半隻腳已經邁入官場,找的親家最好能提拔柳憶安。而秋家同柳家同是商賈,兩家家底雖然厚實,是鎮上數一數二的富戶,但終究無法在官場上幫襯柳憶安,若是沒有個人給柳憶安撐腰,她不敢想自己的女兒會遇到多少絆子。
在柳雲猶豫不決的時候,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兩位聯姻的權臣利用彼此的關系,在朝中互通消息,暗中勾結,中飽私囊,貪污各種工程款項數十萬銀元。
女帝勃然大怒,下令徹查此案,并要求将朝中各個品級的官員與親家關系詳細記錄在冊,并下令監察院嚴格監督結親的官員之間的往來。
官員們紛紛開始自保,主動疏遠親家關系,以免受牽連。柳雲第一時間聽說了這件事情,知道在這種時刻,莫要與天女作對,不能因為婚約讓她人抓住把柄。
于是她松了口,讓曲明在私下打聽秋川白的為人,若真是個好孩子,也算是門好親事。
而秋家,早在柳憶安中舉的那天就在琢磨着如何能與柳家結親了,柳憶安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前途一片光明,且知道她父親為人厚道,定不會苛待女婿。
兩家就這樣一拍即合。
一年後,兩家走完了六禮,很快就到了正式成婚的那天。
在成親前一周,柳憶安向書院告了假,回到家做準備。
其實,當初母親父親決定為她訂親時,她本想拒絕,但聽到秋川白的名字時,拒絕的話卻突然說不出口了。
她想起那天翩然的身影,心跳突然空跳了兩下。
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不讓自己顯得太過興奮,“孩兒的婚事全憑母親父親決定。”
“好孩子,既然你沒意見,那就這麼決定了。婚禮由你父親安排就好,你平時切莫分心,好好準備會試。”柳雲叮囑完就讓柳憶安退下了。
在回房間的路上,柳憶安嘴角忍不住上揚,心上人會是未來的枕邊人,這樣的好事竟也發生在她身上。
不過,她的壓力也更大了。
柳憶安心裡清楚,對所有人,不論是母親父親、秋家、還是即将成親的那個人,他們最重視的,是自己舉人的身份、是她未來入朝為官的可能。
于是,在這門親事定下來後,柳憶安不敢懈怠一絲一毫,将全部精力用在了讀書上,甚至月休也不再回家。
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取功名,成為那個光風霁月的少年的驕傲。
也因此,柳憶安對秋家發生的雞飛狗跳毫不知情。
***
大婚當日,柳憶安身着正紅長袍配金絲雲肩,腰間系金扣白玉腰帶,高紮的馬尾上戴着金絲嵌紅瑪瑙束發冠。
她端坐于白馬之上,昂着頭,表情卻有些害羞,對着圍觀的人露出稍顯羞澀的微笑。一雙桃花眼笑裡含春,竟引得路邊許多路過的少男看呆在原地。
拜堂時,柳憶安感受到身邊人因緊張而身體發-抖,便在他身邊低聲叮囑:“郎君莫緊張,你先回房休息,我讓侍女去買天香樓的點心給你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