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應禹海眼睛一亮,唐瑾肯定與俞大人有關系,是不是聽到什麼風聲了?快調走,他不喜歡北方的飲食和氣候。
唐瑾聳聳肩:“猜的。”俞大人都能顧慮周氏的心情讓他“回自己親生父親”那裡,又怎麼不會照顧應禹海的心情呢?為了照顧唐家,俞大人可是把應禹海在奉天縣的任上硬生生地又壓了三年。
當然,這話他不敢說出來。
“那就借你吉言了!”應禹海覺得唐瑾不會無的放矢,心裡有了期待人高興地道。
兩人就像是朋友一樣相處,氣氛極為的融洽,讓唐瑾忍不住地想起七年前他來縣衙報名參加童子科初試,那些跪了滿地的人,還有考試時應禹海嚴肅莊重的臉。
那時哪裡能想到,不到一年他們就能平起平坐,更是能把他當朋友相處?
唐瑾吃完飯,又聊了兩句,商定了時間與地方,與應禹海道别。
車上,唐老爺子感歎:“咱們縣尊也變得老練圓滑了,看人做事,請你吃一頓面,是在以朋友的身份和你相處,他能判斷出這才是與你拉近感情最快的方法。”
“我也變成熟了。”唐瑾笑應。
幾人先去了沈家,唐老爺子讓唐五嬸和孩子先在娘家住着,讓唐五嬸一陣感動。在外五年,回了老家能先住娘家,公公家的長輩一個比一個通情達理。
幾人帶了唐大姐,快到東邊城門口時,看到一家店前排着長長的隊,在賣什麼好吃的,唐大姐的兒子想要吃,前邊的唐五叔聽到了,下了車說:“等一下,五外爺去給你買。”
唐瑾看着二十米長的隊伍:“人太多了。”
“沒事。”唐五叔随口應着,直接去前邊插隊。唐瑾在後邊看到他說了什麼,大家都給他讓開了位置,很快就買好回來了。
唐瑾啞然,都忘了,他是特權階級。感謝童子科,讓他早早地有了身份,不然要是考正科,别說舉人進士,現在能不能考上個秀都難說。那俞大人應禹海這些人,他見了還得恭恭敬敬地跪着磕頭。
車輪向前,走在村前邊那條路上時,唐瑾心下有些緊張。近六年不回家,也不知道他父母怎麼樣了。
村裡可能有什麼大喜事,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極為熱鬧。
到了近處,才發現是村裡人出來歡迎他的,唐瑾心下一暖。
到了村口立着的狀元及第牌坊前,唐瑾他們都下了車,唐老爺子先擡頭看了看牌坊,欣慰地笑了,這代表了唐瑾崛起的希望。
唐五叔各自見到村裡熟悉的人,都激動得很,一個個地打招呼。
唐瑾從小就關在家裡念書,倒是沒認得哪個朋友,如今相貌變化了,有些人都不敢認他了。
到了家門口,唐瑾見他爺爺二爺三爺和他祖母柴氏母親第二惠等親人都在門外,激動的一下子就酸了鼻子。
第二惠見到多年不見的兒子,鼻子堵的痛起來,熱淚一下子就下來:“乖乖啊,你可回來了!想死娘了啊!”
她哭着撲上前抱住唐瑾,眼淚撲簌簌地掉,哭抽泣個不停。
唐瑾情緒激蕩,緊緊抱着母親,眼淚也下來了。五年多了,他終于回來了,要是運氣不好有個萬一,娘親就沒有兒子了,恐怕會痛苦自卑地活下去。
另一邊唐三婆圍着大兒子唐五叔,唐爺爺唐三爺圍着唐老爺子,相逢的氣氛讓周圍的人也激動感慨,唐三嬸唐四嬸都拿着帕子擦着眼淚。
四周的親鄰都安慰着,大家進了家裡,相互說話。
唐家變化很大,緊鄰老宅又蓋了兩座宅子,家裡有了下人,一個個見了唐瑾都屏氣凝神,縮手縮腳。
“感覺昨天家裡還窮得舍不得吃雞蛋,今天就成了貴族了,像做夢一樣。”唐瑾感歎。
“對啊,以前見了别人讓路,現在别人見我讓路。”唐三叔感歎着。
這個夜晚自然沸騰而熱鬧,桌子上,牛肉,羊肉,魚肉,雞肉,各種涼菜掃菜,十幾樣擺滿了桌子。
唐六弟一手拿了一塊雞肉,好奇地問唐瑾:“哥,我娘說你沒出生前,家裡平時就吃饅頭稀飯并一個小菜,有喜事才能加個雞蛋,連肉都沒有?”
“是呀,能吃飽穿暖,咱們唐家在村裡的日子也是好的,是以你要好好念書,不然考不上秀才,以後連雞肉都沒得吃。”
唐六弟拿雞肉的手一下緊縮到身上,惹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