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薊城的将軍是張郃,當他聽見有人為公孫瓒斂屍,以為是什麼反賊,後面搞清楚是劉備女兒,簡直滿頭問号?劉備都跑去袁紹身邊的,被厚待,怎麼女兒跑這兒來了?不過他也缺糧,所以搶了百姓的糧,他是知道城中的饑荒的,他也無能為力,有冤大頭接手這個爛攤子,他巴不得。
于是劉瓊傍晚施粥的時候,張郃帶人過來了,劉瓊看到他來,太史慈警惕上前,張郃看了眼太史慈,好一個壯士。
“劉女郎,我是薊城守将張郃。”
劉瓊走上向,低頭行了一禮,擦了擦淚珠,尚有水花在眼眶打滾。劉瓊實在好模樣,讓張郃看直了眼,還沒等他動花花腸子,劉瓊拉過謝衣。
“見過張将軍,這是我夫謝衣,我們夫婦二人逃亡至薊州,不想卻遇見這等慘事,甚至聽聞城中人相食,實不忍聞,便散盡家财,想與百姓一同渡過難關,這世道,怎會如此啊。”
張郃聽見這話,看看眼前單純的女郎,還不知世事險惡,不知道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女郎,救人可不是那麼好救的,如若你不能救到底,那麼百姓反而會更怨恨于你。”
劉瓊搖搖頭,“我夫也與我說,為衆人抱薪者,凍斃于風雪,困厄于荊棘。可如果能渡過去,若我卻因為有風雪阻撓而未能去救,豈不是枉死一衆性命,我自幼跟随父親身側,縱使千難萬難,他能救人從不推辭,我豈能置身事外。”
“唉,女郎大義。”
話說到這份上,此時的張颌自然不能阻止,畢竟于公人家多大義,他能有個冤大頭也不容易,于私人家丈夫都不嫌她敗家。
于是他們就在薊城安定下來了,翻修了幾家沒人的宅子,一行人就這麼住了下來。張郃把這裡的事寫成軍報,但這個時候車馬很慢,這種打下來城池的軍報更慢,袁紹看見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他看完後挑了挑眉,看向身邊的劉備。
“玄德公有個好女兒啊。”
劉備冷不丁的聽了這麼一句話,他不明所以,當時衣帶诏事急,董家直接全族被殺,他也是逃了出來,妻兒都來不及救,甚至關羽都還在曹操那呢。
“這……本初兄何出此言?”
“你女兒劉瓊逃往幽州,本欲與投奔公孫瓒,結果遇上大戰,她幫公孫瓒一家收斂了屍體下葬,散盡家财在城中施以粥食,聽聞她丈夫勸她為衆人抱薪者,凍斃于風雪,困厄于荊棘。她也不理,活人無數,被百姓感恩戴德。不過她去往幽州,也要經過我地盤,怎麼不來尋我呢?這樣豈會與你失散?”
信息量太大,劉備怔愣了會,先是狂喜,她平安逃了出來,再是疑惑,是啊,怎麼跑幽州去了,這天寒地凍的,幽州的大雪可不是鬧着玩的,她什麼時候有了丈夫。哪來的錢散盡家财,散得該不會是丈夫的财吧?他憂心忡忡,畢竟聽着她丈夫并不贊同她供全城人粥食。
“我與公孫兄自小相識,以前帶她去過幽州,公孫兄對小女很是疼愛,遇難了便跑過去了,當時事發突然,每每想至許昌的妻女,都肝腸寸斷。今聽聞她的消息,平安就好。我欲書信一封,本初兄可能幫我順道傳遞一份家書。”
“亂世平安就好,這是小事,有何不可?”
人都是有社會屬性的,當遇家國大事,很多事情是顧及不到的,劉備接下了衣帶诏,那晚死人無數,參與此事半數大臣被族殺,他隻得當場跑路,他身負诏命,這血不能白流,天子诏書哪怕他的命交代在那,也得傳遍天下,國賊曹操,欺人太甚。
劉瓊也是知道的,她能理解官員為大事犧牲自己小家,畢竟當時劉備不跑,他的手下皆得死,他跑了妻女還能活着。但理解歸理解,如果她是那個百姓,她會贊揚劉備是個好人,但她是那個被舍棄的女兒。是個人都會有疙瘩的,她又不是聖人,但說上多強烈也沒有,畢竟她是個半路來的。但是一個身體,情感也是相通的。史上兩女兒也沒死,隻是成了舞姫,淪落銅雀台。
曹操收到消息的時候人都麻了,這些廢物抓個女人都抓不到,但劉備妻女還在,由于劉瓊在幽州的作為,使得被他關着的其他人也水漲船高。荀彧居然聽了居然來勸他放人,為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如今劉瓊的作為占了世間大義,她一逃難的女子,被他追殺逃幽州去了,見百姓戰後困苦人相食,散盡餘财救助,一身白衣為公孫一家下葬。她越是慈悲越是大義,越顯得他奸惡狡詐,被一個女子擺了一道大的,他有氣還無處發,如今天下人都在看他戲呢。
于是他去看了眼劉備被關押的妻妾,她們見了他如驚弓之鳥,再想想另外一個彪悍的戰績,光從許昌跑幽州,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冷眼看了看,然後面目變得和善,對她說,“都是誤會,關将軍也在找尋你們,便接你們來了來了這,免得兵荒馬亂出了事,等會便将你們送過去。”
曹操的仇人可不少,敵人更不少,這事一出,被大肆宣傳,一時劉瓊名聲水漲船高,曹操的仇敵們瘋狂捧她,畢竟為了踩曹操,他們可太樂意了,尤其是下了曹操臉面的,還是一弱女子。
郭嘉也很是沉默,這很超綱啊,去計較因一女子與人心為敵這實在不妥,不計較這黑鍋可就會越來越黑。
于是荀彧與曹操道,荀彧一身清正,自帶文人風骨。
“劉女郎散盡家财救城中百姓,人心盡得,此時我們不能再節外生枝,這一切都是誤會罷了,曹公派人并不是去追殺她的,隻是女郎誤會了,為保護她而已,她妹妹與兩母親不是成曹公賓客,被關将軍護着嗎?她救百姓是大義,既活人無數,曹公可讓天子嘉獎,薊城也需要這樣的父母官。”
曹操緊皺眉宇一下子就疏開了,哈哈大笑,還得是荀彧,薊城又不是他的地盤,給劉瓊還能讓袁紹添添堵。
“令君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