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之女帝上位手冊 > 第72章 風起雲湧(二)

第72章 風起雲湧(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小喬低頭輕笑,腕間翡翠镯子撞出清響,“恭喜阿姊了,父親嘴上雖然抱怨,但其實很為你高興,周郎說今年有機會帶我去洛陽,我原想着去看阿姊,結果阿姊就回來了。”

小喬是個知書達理溫婉可人的美人,她對上周瑜時,是最完美的夫人,對上大喬時,又做回嬌縱的妹妹,她們姐妹倆什麼大風大浪都一起經曆過了,感情是無人可撼動的。

江風掠過岸邊新紮的彩樓,大喬望着桅杆上獵獵作響的“劉”字旗,原先那兒立着“孫”字,她想起那個美姿顔好笑語的孫郎,她的心裡卻無波瀾,終是一切随風去了,她奔向了新的世界,也遇見了新的人。

“阿姊也想霜兒,等我去巡視完,換了這身官袍,我們去吳郡街頭逛逛?”

“好,阿姊這官袍穿着可精神了。”

另一邊劉瓊忙着呢,她遇刺範圍很廣,大明宮九重檐角挂滿琉璃宮燈,丹墀下八百張檀木案幾呈雁翅排開。劉瓊端着金樽斜倚在龍紋憑幾上,看着台下推杯換盞的群臣,中秋宴上喜樂洋洋,百官不提喪氣事,諸葛亮也休完假回朝,雖然假期大半時間都在救災,但劉瓊覺得,隻要丞相不提,她就當不存在,她多補點獎金。

朕真的不能再加班了!

她失去什麼也不能失去丞相啊!她的定海神針在,賊子就翻不起風浪。

中秋過後郭嘉細查刺客,這種想也知道,肯定是大族聯合幹的,劉瓊還不準備撕破臉,畢竟她先前确實對大族下死手,他們應激反抗也很正常。

所以漢朝舊臣大族推出替死鬼後,她也就用這些替死鬼們祭了明旗。

明月恰在那時掙脫雲層,清輝潑在漢白玉階上,将刑台斑斑血迹照得宛如朱砂繪就的紅梅。

她處理結案得很快,免得牽連太廣,平白多生事端但百官們卻不同意,他們不能理解陛下的腦回路,在他們看來,蓄奴這些反而是小事,然而陛下大動幹戈。結果真遇上刺殺大事了,天子一怒,當伏屍百萬流血千裡,怎麼能這麼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劉瓊并不回答他們,隻說今歲不願再動幹戈,既然已經查出來了,就這麼辦吧,誅殺犯事的就好。

畢竟這一次刺殺,估計是把那些人的老底都給拿出來了,拔了爪牙的老虎,對她來說,根本就不足為懼了。

畢竟她不肯用舊臣在先,人家恨她她是能理解的,況且這次能吓死他們。有點把柄,他們心中惶惶,也好更安分些。

禮部開始忙碌,秋闱開始了,這次學子們學有所成,也按戶籍參加科舉選拔,薊城的就很吃虧,秋闱的名額是按地方戶籍來的,春闱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他們薊城考試的可太多了,而那些遠道而來讀書的,運氣就很好了,考不過同學,還考不過水貨嗎?

諸葛亮覺得陛下終于學會穩紮穩打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切當以大局為重,等國家強盛了,地位穩如泰山,到時候再肅清根源,無人敢說個不字。

他也在推行律法,他沿着漢朝舊事,讓官吏下鄉教百姓識字,這在西漢是規定的事,但東漢門閥世家當道,他們壟斷了書籍與讀書人,就不再提教百姓識字的事。

但這是個好的法規,于是他沿用了,讓官吏教百姓識字,給他們宣讀律令。事後鄉裡人沒聽明白,有進學校的學童,便用清脆的聲音,跟父母鄉親解釋,大出了風頭。

家裡有孩子的,看人家的孩子肉眼可見的變出息,如今衣食足了,他們便也想着送孩子去學堂,打聽着哪裡教讀書。

其實東漢鄧綏太後的政策很多都很先進,比如學堂裡是男女同校的,所以劉瓊官員男女都可考後,士族很順其自然的就把女兒送去讀書了,畢竟不能當官的時候,女兒們也是在學校跟男孩子一起讀書的,更别提現在前途似錦了。

而鄧綏對内對外的政策,他們繼續沿用,再精細一下就好,律法諸葛亮一直很嚴,他在此事上是個完美主義,他覺得東漢就是毀在法律太寬容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才是正道。

鄧綏的治下,是東漢百姓活得最幸福的時候,所以百姓們對女主執政沒有任何異意,舊臣大族們恨也隻是恨劉瓊完完全全将他們邊緣化了。

儒家是最懂變通的,他們的教條是可以随着當權的大帝更改的,當然得是大帝,否則他們是不會搭理的,畢竟一個劃時代的大帝是可以左右時代思想的,儒家不就是因為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水漲船高的。

他們可太懂了。

更何況現在儒家不得人心,搖搖欲墜,看新帝的樣子,她更心水法家,這怎麼行,有什麼事不能商量的?他們可以改的,儒家也可以重法嘛!

劉瓊做為受益者,被大儒們可屈可伸的精神們深深打動了,并且豎起了大拇指,還得是你,儒家。

不過儒家變成教條主義,也是因為大宋,靖康之恥過于恥了,文人們接受不了,轉移視線,去罵女人不知守貞,怪她們苟活不肯自殺以清白。

慢慢才變了味,三從四德女四書開始上台了,這都太遙遠了,從她這是可以從根上解決的,火藥一上場,以後什麼外族都成了渣,所以她對為她所用的儒家沒意見。

畢竟這說明她大明是正統不是,況且百家消失很久了,讓她放棄儒家去用别的很不現實,畢竟思想問題,儒家是專業的。

禮智仁義信,确實是為人處世的根基,也是判定善惡的源頭。

因為有了學生們的下場,士族有了替代品,他們才如遭雷劈,安分起來,畢竟日後劉瓊是真的可以拍桌子對他們說,你們當不好官有的是人願意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