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到漢初成開國首相 > 第34章 漢王東出(一)

第34章 漢王東出(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魏倩與郦食其安撫黔首之後,将急事要事處理了,蕭何就将攤子接了過去,能者多勞,蕭何就是漢營的強人,他簡直是漢營的開挂型奶媽,無論劉邦浪成怎樣,隻要能絲血逃生,他就能奶回來。更别說隻是吸收人盡歸心的地盤,簡直小菜一碟。

章邯對百姓很好,隻是這點好不耽誤秦人恨他,這是無法扭轉的想法,畢竟老秦人能恨的,活着的,隻有他了。這一切随着他的死亡,仇恨與怨怼又化作雲煙,散在風中。

畢竟黔首們也知不是他一人的錯,隻是時代的腥風血雨壓下來,他們是所有的過錯承受者。畢竟對待奸佞,比如秦桧,百姓們就很純樸的讓他們夫婦生生世世的跪着請罪。章邯活着的時候他們恨,章邯死了他們卻沉默了,因為他們也知道,這些錯并不是章邯的,隻是他擔下了。

人類的情感總是這樣糾結,愛恨都是斬不斷理不清的亂麻,後人也為章邯歎息,悲他力挽狂瀾凄慘收場。

劉邦之前讓人去勸降章邯也有幾分惜才之心,項羽攻鹹陽未攻下來,灰頭土臉的放狠話一走,漢軍就名揚天下了,他不需要讓漢軍與章邯死磕。可章邯拒絕了,他經曆太多,早生死志。

劉邦迅速控制周邊地區,一番清掃,盜賊都被清理掉,關中的路就通了。本來秦就富,馳道也是四通八達,魏倩覺得,但秋收過後運營起來,關中就能盤活了。人們種着糧食,住的寬敞,衣食足了,自然就敢花些小錢了。

她聯系上以前與大秦做生意的西域人,買下了他們手裡的種子,這些人重金買了絲綢與瓷器回去。她問了很多,那些西域人磕磕碰碰的回着,她大概了解了他們的銷路,他們主要是賣往馬其頓王國與羅馬共和國,也就是希臘與羅馬,他們貴族很有錢,非常喜愛絲綢,這次的瓷器,定也會戳中他們的興奮點。玻璃這些在西方習已為常,公元前3700的埃及都已經有玻璃了,公元前12世經,玻璃被他們玩出了花。

她想了想,西方也處在文明發展與思想發展的鼎盛時期,哲學盛行,秦與羅馬也通過商,漢朝正式結交,漢稱羅馬為大秦,羅馬稱漢為絲國。馬其頓王國亞力山大就很有名,他東征的時候,東方也是殺神白起的時代,如果他沒有走錯路,也許能遇見白起,這是什麼地獄級難度。

魏倩在商人那吃了馬其頓與羅馬的瓜,便讓他們明年回來采購的時候,買大量種子,尤其是白疊子,也就是綿花,她要這東西,她想要蔬菜種子。土豆與番薯什麼的,十六世紀大航海時期才被歐洲人發現,她也就不想了,但拿蔬菜種子馴化一下,也是可以的,她受夠單調的飯菜了。

瓷器未流通于市,商人聽聞她願意拿重金買,給的能活的種子多,她能勻出更多絲綢與瓷器,立馬與其他商隊一道說,他們是結伴而來,畢竟太遠,多些人多些保障。

她需要很多種子,這時候她也不怕物種入侵,她拿她種子就讓農家去研究,馴化出人能吃的模樣。

她看着西域商人的遠走,等天下一統,她要啟動絲綢之路,國外大片的空白市場,絕對能讓漢初富裕起來。讓漢人吃到與國外貿易的甜頭,以後也就多了一條強盛之路,東方大國的名自然遠揚。

關中安定下來,劉邦就将兵馬正式交給了韓信,韓信定出東出的戰略,但劉邦吃了入關中的甜頭,對不戰而屈人之兵更感興趣。大概還是相信以前五百年之時,戰國時代的縱橫捭阖,策士遊說各國的那-套方法。

他妄圖希望借助郦翁的口舌,重新将荥陽,洛陽被側以北的地方收攏起來,把河東的兵甲由威脅關中的矛,變成抵禦項羽的盾。可是他的希望随着近幾日關中、沉陰的,下着暴雨天氣而逐漸湮熄。巨大的雨滴一滴一滴彈在宮阙桅角,現在漢王憂慮這個問題,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朦昧灰沉,與昔日秦始皇帝南巡的儀容一般,臉色并不稱得上好看。

魏倩知道,這個時候是劉邦的彭城之戰,他連合諸候們的兵馬,五十萬,隻有五萬餘是他自己的,其他的皆是諸候們的,他隻用了月餘,就從關中打到彭城,轉戰三千裡,勢如破竹,沒有項羽的楚地,對于劉邦來說,如空城一般。可是項羽回來了,三萬騎兵如猛虎,五十萬兵馬與諸侯們一道,作鳥獸散。此後漢軍聞項羽色變,不敢與之正面為敵。

不過彭城漢王的所謂慘敗,絕對沒有太史公渲染的那麼大。因為在彭城的隻是漢王的首腦機關,劉邦帶着諸候們搞事嘛。真正的野戰主力,不在彭城。别說韓信,就是樊哙、曹參、灌嬰、靳歙,這些将領都不在,漢營的精銳沒有受到任何損失。所以漢所謂的慘敗之後,很快就站穩腳跟,繼續東進。隻是從捶項羽變捶各路諸候,放棄幻想,一個一個掃平。

魏倩自然不想劉邦再走老路,當劉邦提出邀衆諸候趁項羽在齊地作戰,直接攻襲楚地,攻入彭城,俗稱偷家。韓信一言不發,魏倩覺得可能對于韓信來說是可行的,畢竟兵仙用兵多多益善,但對于劉邦來說,屬實有點太浪了。尤其是還用的其他人的兵馬,攤上事可不就是個大難臨頭各自飛。

劉邦說出了彭城的決定,但他并不是專橫獨裁的人,所以無人回應與反對時,他看向了魏倩,他的第一丞相。

“魏相,為之奈何?”

“漢王,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你攻入楚地容易,可如果項羽繞小路來個甕中捉鼈呢?那些諸候們,敢與項羽争鋒嗎?大夥跟着你,可如果出了事,漢王置我等于何地?置天下于何地?”

魏倩說完看了默不作聲的韓信,又看了看營中的将軍,再與劉邦的視線對上。

“漢王不帶精銳,将性命托付于諸候的兵馬,屬實有些過了,況且田榮哪是項羽對手,不過月餘,必是他的死期。漢王為何要冒這個風險?況且我們的目的是天下,這些諸候們是不會聽從漢王你的政令的,漢王要走王道,他們不服王化,自然得一一除掉。”

魏倩說完,劉邦還未表态,郦食其先不樂意了,“這豈不是與天下為敵?未出關中而立敵天下,哪有這樣的事情?”

魏倩點點頭,“這天下隻有一個,漢王東出自然是為了統一這唯一的天下,成為唯一的王,漢王人心所向,便是王道,他們都是不服王化的賊子,那麼就都是敵人。我們有最好的利刃與關中大本營,為什麼要怕他們?如今章邯已死,董翳司馬欣已降,項羽在齊地戰場抽不開身,我們順勢攻下魏與巴蜀漢中,這些地盤都是易守難攻的地方,消化下去,我們就有了不敗的基本盤。而漢王在前線與項羽如何拉扯,都将立于不敗之地,而那些諸候王實不足為懼,大将軍自能一一掃平,隻需要一年,臣與蕭何便能讓這些地盤,盡歸心于漢。”

魏倩說得非常理直氣壯,她将舊貴族說成賊子,劉邦這個半路出家的草莽被她大言不慚的說成王道,劉邦都不自然的咳了咳,郦食其都對魏倩不動聲色拍的馬屁表示比不過,他的臉皮都沒這厚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