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公想起以前的魏倩,隻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半點也聽不進建議。
但人可以為理想一意孤行,也可以停止不前,稍作休息,卻不能後退,一步退,步步退,然後散盡靈氣成庸庸路人。
“蓋公,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魏相,道心不能不穩啊。”
魏倩失敗的時候,對自己以前的奮鬥,都陷入了否定,她是不是多管閑事,上天糾正了曆史進程。
但其實依舊是進步的,阿房宮未被燒毀,書籍技藝未曾遺失,鹹陽還在,長安學府已成,百家皆磨刀霍霍,要學子從新朝搶下權力。科舉未被取消,他們日後想要什麼,自己去找功臣争奪,做蛋糕的時候沒出力,分蛋糕難道還要她喂嘴裡嗎?
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一隻蒼鷹掠過天際,消失在茫茫雲海之中。
劉邦将于阿房宮,現未央宮立漢登基,定都長安。
阿房宮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于渭河以南修建的宮殿,選址在秦都鹹陽的上林苑内。那八百裡的規劃也就長安的宮殿建成了。
隻餘,前殿,磁石門,蘭池宮,上天台,祭地壇,上林苑。
其他地方都拆了,地基都填上了,劉邦将阿房改為未央,将秦離宮修整一翻,改為長樂宮。這樣一來前朝後宮離得有點遠,但無妨,費的是妃嫔的時間,總比在鹹陽宮跨越兩城的好。
但如今長樂宮還在修膳,後宮還是住鹹陽宮,未央宮沒地方住,蘭池宮呂後搬進去了,理由也很正直,立國事忙,她不能隔着城處理吧。
這對于劉邦來說簡直天塌了,這導緻他回到長安,與呂雉的距離仿佛回到了新婚,他再渣也不能帶着戚夫人與呂後在一個宮殿厮混啊,哪怕宮殿房間多,可擡頭不見低頭見。
隻能天天催着蕭何問,長樂宮怎麼還沒修好?
蕭何也很無奈,裝修加建宮殿都不難,讓呂後滿意很難,那不是圖紙一遍遍被否了嗎?索性修新城去了,就沒人手裝修長樂宮了。
再說還是新城重要,長樂宮不能住,鹹陽宮是住得下的,鹹陽宮大半都是空殿宇。
由于戚夫人為這事哭鬧不休,作天作地。劉邦隻能忙完正事,騎馬幾十裡地,回鹹陽宮哄愛妃,現代長安到鹹陽開車都得四十分鐘,他騎個馬冒着被刺殺的風險天天奔波。
怎麼不是真愛呢?
于是,真的就遇到一回刺殺,但好在都沒事,刺客像是來踩點的。
于是呂雉就與劉邦鬧起來了,立國前能不能消停一點,沒人能管住戚姫了是吧。
眼看着後宮的火要燒到前朝,蕭何立刻出了長樂宮圖紙,呂後這個甲方終于點頭,然後就去布置了。
畢竟秦離宮是個小宮殿,修成後宮,跟重建沒區别了,所幸魏相給長安的方案裡,長安這新城不止沒花錢,還大賺了一筆。
所以請工匠修長樂宮,并不廢什麼事,也不需要費民力,民衆對于給錢的活還是很樂意幹的。
尤其是又是給漢王修宮殿。
但魏倩臉綠了,以前打天下的時候,阿房宮也就最開始的時候去,後來呂後來了,政治中心也一直是鹹陽宮,這離魏府很近,始皇當時信重李斯,李府雖然大到能跑馬,但離鹹陽宮距離很完美。
如今要定都長安,她仿佛變成了那個跨城上班的打工人,原先戚姫鬧的時候,她還能蹭老闆的安保,她部曲百人,她都是很愛惜的。
魏無知看不慣她依戀魏府的模樣,這有啥,長安不也有房,有什麼不能住的?
魏倩撇嘴,住慣了豪華莊園,再去住毛坯,誰能住得慣?
所以魏倩讓墨家子弟給她裝修長安的府邸,她當甲方,終于在對面怒氣值達到巅峰時,她決定還是第一版。
今後幾十年她要住的地方,裝修當然不能湊合,否則她的富有有什麼意義?
在裝修的期間,她直接待鹹陽了,有急事叫她,她居家辦公。
劉邦看到她的騷操作,也想有樣學樣,被怒氣值到了臨界點的呂後掀桌痛罵,神經病啊,這是你登基,你好意思窩鹹陽?
魏倩在府裡與張不疑吃着後宮的瓜,她可算是知道呂後對戚姫為什麼這麼大恨意了,劉邦要負全責。
但這麼吵吵鬧鬧了三月,登基儀式終于開始了,大漢正式立國。
未央宮前,九重宮阙巍峨聳立,朱漆大門緩緩開啟。晨光熹微中,劉邦身着玄色龍袍,緩步登上高台。他的腳步很穩,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王朝的脈搏上。
台下,文武百官肅立。魏倩與蕭何站在文官之首。
禮官高唱,“吉時已到——”
鐘鼓齊鳴,聲震九霄。劉邦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腳下的萬裡河山。他的目光掃過群臣,在韓信英挺的身姿上稍作停留,又掠過張良清瘦的面容,最後落在魏倩蕭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