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裡是整個國家的權利中心,貴人雲集,車馬如龍。皇宮坐落在内裡中心,以紫宸殿、仁壽殿、承香殿、長甯殿和貞觀殿為中軸,西側是天皇居所清涼殿,和距清涼殿最近的藤壺(飛香舍)以及弘徽殿,這都是身份高貴的女禦青睐的上好宮殿。
至于曾經盛寵一時的桐壺更衣所居住的桐壺,現已被稱呼為淑景舍,被疼愛兒子的天皇劃分給那位名滿京華的源氏公子值守時居住。它位于内裡的東北角,算是偏遠。桐壺更衣當年去清涼殿侍奉的時候,一路走過去,真可謂是跨越了萬水千山。
清涼殿寬闊華麗,縱使當今桐壺帝不算特别奢靡,這帝王居所也是氣宇非凡。更巧妙的是,禦川水彙聚成一道涓涓細流,圍繞在清涼殿東側,溪水旁效仿唐人風雅,栽種了大大小小的竹林松樹。每逢日光晴好之時,溪水就會泛起粼粼的金色,此時伴随沙沙樹林聲,俯仰天地,詩酒相會,實在是人生樂事!
當今桐壺帝愛好風雅,尤其喜歡在清涼殿召集寵臣和親近的女官舉行文會,上行下效,世人借以唐詩和歌集會為上品,不少人才也因此在天皇面前嶄露頭角。
暮春,藤原淑子在母親的千叮萬囑中乘坐牛車從七條路繞行至内裡東門,望着這與紫禁城無法相比,卻也鎖住了無數女子一生的宮牆。
沒事的,聽說宮裡陰陽師更厲害——淑子與因女兒沒有成為後妃而無能狂怒的父親勇敢對視,卻躲躲閃閃不敢看循子濕潤的眼眶。
“此次進宮成為女官,多虧了你祖母(即循子去世的母親,女主的姥姥)生前的餘蔭。在身份高貴的藤壺女禦宮中有一女官,她并不願意透露過多信息,說是你祖母年少好友,如今聽聞故人之孫即将入宮,便幫你一程。”
分離之前,循子在牛車裡細語,“她寫信言明不是挾恩圖報,隻是心痛友人年少離世,希望她的後代能過得好一些。”
“多虧了這位貴人,你延遲了幾日也能順利入宮,還能帶一個侍女同去。”循子就像是與去外地上大學的孩子即将分離的不舍家長,叮咛的話千遍百遍都說不夠。
“一個侍女算是什麼,哪怕是低位的後妃,也能帶乳母和侍女們進去呢,為這個你們還知足——”藤原爹的話在母女倆的怒視中逐漸消弭。
安靜如雞。
“這孩子的父母家裡都安頓好了,她不僅是個乖巧的,更重要的是力氣不小,晚上讓她和你一起就寝,也能保護你……母親給你的銀錢不要節省,有困難及時和家裡寫信,若實在來不及就去藤壺找那位貴人,即使現在她不願與我們多說,你真有需要的時候她也不一定會坐視不管。”循子聲音顫抖。
“還有你父親,他為人機敏又交友廣闊,平時也總是在宮中值守的,有困難的話也可以報上他的名号。去年他升遷為左京大夫(從四位上)了,外人稱藤左京,這在殿上人裡也拿得出手。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千萬保護好自己。”
循子已經止不住眼淚了。
這一片慈母之心聽得藤原爹也有些動容,終于和緩了臉色:“是啊,有事父親也在……你看你們母女如此違逆,我也沒怎麼樣嘛。
夫人别哭了,優子回頭看見還要為你擔心。淑子,吉時已到,别耽誤了,去吧,等假日你還能回家,又不是什麼大事。”
那是她從小看大的親生骨肉,是她十月懷胎的血肉長大的,你又怎麼能理解!循子悲傷。縱然心裡已經設想了無數次,也知道女兒不當差的時候可以回家小住。可真到了分離的時候還是千萬不舍!
性格更像藤原爹的優子抱怨得沒錯,兩個孩子她的确是更愛長女,她聰明伶俐,不愛玩鬧,就像是年少的自己。小時候循子在築前随父親上任,經曆母親早亡、父親患病後承擔起家中女主人的責任,幾乎喪失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