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師占蔔,朱雀帝登基後,皇太後和桐壺院的三公主即将赴任賀茂齋院,前皇太子與六條妃子之女即将赴任伊勢齋宮。
前者先行。
皇太後在兩個女兒中最疼愛的就是小女三公主,公主即将赴任,她和桐壺院都異常不舍,但是國策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因此,公主的赴任必須盡善盡美。
想不到吧,皇太後除了生育皇太子,還生育了健康漂亮的大公主和三公主,甚至還有早夭的二公主;她自己也盡心侍奉皇帝三十年,也難怪當初面對藤壺皇後心中不平。
不過要怪的就是世道,當初皇太後以身份高貴霸淩欺辱桐壺更衣;之後藤壺女禦也以皇族出身和寵愛壓了皇太後一頭。
反正現在,皇太後才不想管上皇夫妻倆,隻想在兒子的榮耀裡作威作福,給女兒們撈好處。
淑子頭都大了,按照皇太後的獅子大開口,這儀式規格盛大得都要趕上朱雀帝的登基了。況且後面還有齋宮的上任,那還是桐壺院疼愛的早逝弟弟的獨女,實在不好厚此薄彼。
況且以她對皇太後的了解,今日答應了她,明日,後日,大後日,皇太後的要求隻會越來越過分。
皇太後的生日、她娘家右大臣的晉升、未來右大臣家的尚侍進宮、皇子皇女的出生……難道要一次比一次盛大嗎?
在儀式上退讓後,在其他地方,淑子是不是也要一步步讓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視四境,虎狼四顧。(注)
淑子寫了兩封一樣的折子,一份送到了桐壺院,一份在皇太後回家歸甯的時遞交給了朱雀帝。
“由于身份特殊,且為國祈福。齋院入社儀式,比前朝規制擴大三成,并在本朝實行,齋宮入社儀式一同,在下一朝視國庫調整;其餘盛典規制,子承父制,不宜改動過多,以示孝道?”
淑子聽着朱雀帝的聲音,默默低頭,想着他可能的問話。
萬萬沒想到,一向遵從母親和外祖意願的朱雀帝,沒說什麼,思考了一會就批複了同意。
“典侍言之有理,子承父制,以示孝道是萬古不變的真理。”
在他溫柔的語調中,淑子發覺,朱雀帝對皇太後的不滿比她想象得多。
她的思想傳播也比想像得更加困難,必須徐徐圖之。
三公主上任之前,朝中舉行了百年來最為盛大的祓禊儀式,為三公主和國家祈福。
當天,京都鱗次栉比的商鋪都挂上了招展的彩旗與經幡,街道上百姓人山人海,隻為了一睹遊行的子弟風采;被挑選出來的身材挺拔的禁衛軍們也穿上了最為鮮亮的铠甲,努力維持秩序。
京中的大大小小貴族也都湊了上來,一睹盛大的儀式和源氏大将的風姿。
本來這些事情和紫姬沒什麼關系——源氏一開始是不願意讓她看見外面的世界的。
但現在紫姬的父親已經知道了她的去處,紫姬與父親的通信中知道了這件盛事,又被淑子鼓勵,更加好奇了。
在淑子的遊說下,源氏勉強同意了紫姬坐車出去看看,并準備好了一輛低調不起眼的牛車,讓紫姬的乳母侍女們随侍,絲毫不得有失。
出發當天,紫姬還沒有坐上自家的灰撲撲小破車,就被二條院門口一輛華麗寬敞的牛車吸引住了。
“哇——”
縱使不愛攀比,但看着眼前裝飾着各色綢緞,連木頭都閃閃發亮的大車,紫姬也超級羨慕。
感覺這健壯的牛都是天上的神牛呢。
門簾被掀開,豪車裡優子猛然探了出來,以超快頻率揮動小手招呼:“紫姬快來啊,我們和姐姐一起出去玩。”
驚喜的紫姬在侍女們的驚呼跟随下,頭也不回地沖向了淑子和優子。
至于自己家?哪有什麼車?
完全沒看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