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明朝開醫院 > 第10章 明朝的蒸餾

第10章 明朝的蒸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衛斓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佩服之情,她看着劉明義,隻見他對于所讀的醫書仿佛能夠倒背如流,每遇疑難,總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反觀自己,看了半天《本草綱目》卻還沒學到關于“酒露”的記載,不由得感到一絲慚愧。她心中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加勤奮好學,不再滿足于淺嘗辄止。

劉明義接着道:“村中李廚娘在老唐酒樓操持,專責釀酒,我可前往借器具。”

不一會兒,劉明義便回來了。他的左手環抱着酒壇,右手拿着一頂圓頂形的銅蓋子和一根銅管,看起來像是古代的煉金術士。他在竈上架起鐵鍋,将銅蓋子和銅管組裝起來,形成了一個簡陋的蒸餾裝置——天鍋甑。

衛斓湊近問:“這怎麼煮?”

劉明義将清酒倒入鐵鍋中,又舀了幾勺冷水放入銅盤裡,示意道:“燃火加熱,酒氣将在銅蓋上凝聚,繼而順銅管流出,便是燒酒了。”

這正是運用的酒精沸點(78.5℃)低于水(100℃)原理的蒸餾方法。

她興奮道:“這就是蒸餾!這個裝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劉明義回答:“元時。”

衛斓感到震驚,她以為蒸餾裝置是現代的專利,沒想到早在元朝人們就已玩轉這門技藝了。

她開始生火,眼睛緊盯着那跳動的火焰。由于沒有精确的溫度控制裝置,她隻能靠人工調節,火旺了就用灰澆滅一些,銅盤内的水熱了就換冷水。

她問劉明義:“這清酒多少度?”

劉明義答:“約10度。”

衛斓心中快速計算着。要從10%的酒精度蒸餾到100%,不同的蒸餾裝置和條件各異,但至少也得蒸餾個3到4次。她深吸一口氣,決定嘗試一下,于是開始準備蒸餾三次。

劉明義目光随着衛斓忙碌的身影流轉,問道:“需用如此烈性的燒酒麼?”

衛斓一邊控制着火候,一邊解釋:“不是的,我要先得到純酒精,然後再加入蒸餾水,調配到75%的濃度。”

劉明義追問:“這比例有何講究?”

衛斓停下手中的動作,答道:“這是科學實驗得出來的結論。酒裡面發揮消毒作用的是酒精,也就是你說的酒露,隻有75%的酒精能夠發揮最佳消毒作用。多了或者少了都不行。”

劉明義雖然不太理解“科學實驗”是如何做成的,但他能感受到話語中的權威,于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蒸餾三次後,衛斓最終得到一瓶接近100%的酒精時,她興奮地跳了起來!她感到無比滿足和自豪。她幻想着,自己将成為那個改變世界的人,用這神奇的液體拯救無數生命。她會是中國史上第一個發明醫用酒精的傳奇人物,并且開始規劃如何利用酒精走上人生巅峰。

衛斓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抱着酒瓶傻呵呵地笑。

然而,劉明義接下來的話語,卻如同一盆冷水直潑在她的頭上。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問題的要害:“如此一來,這瓶酒精甚為珍貴。”

“1升清酒經三次蒸餾後所得酒精不過十分之一升。若欲得1升酒精,需1鬥清酒,進而需4鬥大米,曆經數月釀制,按今日市價,至少需兩錢銀子。”

衛斓心中一沉,她意識到,這酒精的制作成本遠高于她的預期。她的心情就像過山車,從頂點直接落到了低谷。雖然她們并不缺白米飯吃,可是用4鬥大米制備1升純酒精專門用來消毒,隻有皇親國戚才消耗的起啊!

“這樣說來,我這個75%的酒精根本不能大規模生産。”她的聲音帶着一絲不甘。

劉明義神色冷靜,向她娓娓道來:“我理解你,但即便要用此物消毒,亦非尋常人家所能負擔。”

“若論作烈酒飲用,恐怕并不現實。如今世人不喜烈酒,飲燒酒就夠了。”

他提議道:“不如備下不同濃度的酒,視傷口情形而選用,來發揮其最大效用。”

這是一個務實的解決方案,但衛斓聽起來卻有些心不在焉,“也隻能這樣了。”

衛斓曾滿懷希望地認為,一旦她能夠親手調配出醫用酒精,消毒的難題便會迎刃而解。然而,當她真正得到這瓶清澈的酒精時,她才發現:真正的挑戰并非酒精本身,而是糧食。

她意識到,要想大規模生産醫用酒精,就必須先降低糧食的成本。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現實,衛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她站在這個轉折點上,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調整策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