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明朝開醫院 > 第13章 他受傷了

第13章 他受傷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他們抵達劉家時,劉明義的父親正在門廊下來回焦急踱步。他早早地就回到了家,卻發現兒子遲遲未歸,心中不免擔憂。現在,他所迎來的,卻是兒子滿身血迹的身影,這無疑讓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這究竟怎麼了?”劉父之聲滿是急切與困惑。

劉明義盡力保持冷靜,輕描淡寫道:“山中采參時不慎跌倒,傷及血脈。”

劉父自然不會輕信這樣的解釋,他知道這樣的傷勢絕非簡單的跌倒所能造成。他的目光随即轉向丹,希望從他那裡得到更真實的答案。

“丹,你須告我,這究竟怎麼了?”

丹是個誠實的人,但在這一刻,他感到了為難。他不想過多介入劉家的私事,于是隻能含糊其辭:“劉叔,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了解。”說完,他便匆匆告辭。

劉父立刻意識到,這件事情與衛斓脫不了幹系。但此刻,他沒有時間去深究,當務之急是盡快處理劉明義的傷勢。他迅速将明義安置在床上。

盡管劉父已經多年未親自行醫,但他幾十年積累的醫術經驗并未荒廢。面對兒子的傷勢,他決定先采用金瘡藥外敷傷口,這種藥粉能夠迅速止血,防止血液流失過多。随後,他計劃用艾條進行艾灸,以促進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加速愈合過程。

然而,衛斓站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她的聲音堅定而有理有據:“劉伯父,止血帶不能長時間使用,否則會導緻整個右手缺血。我們需要盡快進行血管吻合手術。”

衛斓詳細解釋了她的計劃:“動脈破裂需要精确的修複,我會用縫合線将血管破裂的口子仔細縫上,這樣可以恢複血管的完整性,保證血液正常流動。”

劉父聆聽着衛斓的話,眉頭不自覺地緊蹙起來。作為一名深谙傳統醫術的老中醫,他對這種未曾耳聞的手術方式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傳統知識的堅持和對經驗的信賴,對于衛斓提出的創新療法,他的直覺告訴他難以接受。

“此舉太過冒險,”劉父堅決反駁道,“不可冒險以此法來處理明義的傷。”

就在這時,劉明義微弱的聲音打斷了緊張的氣氛:“父親,是衛姑娘精準尋得血脈要害,才使得血流暫時止住。我相信她,也希望父親能給她一個機會。”

劉父的目光落在兒子堅定的眼神上,心中的猶豫與無奈交織。他知道,除了衛斓的方法,他們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衛斓真的能夠如她所言那樣救治明義,那麼對兒子的傷勢無疑是極大的幫助。因此,他沒有明确表示同意,也沒有拒絕,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目光緊鎖,準備在緊急情況下随時介入。

衛斓感受到了劉父的疑慮,但她沒有時間去解釋或辯駁。她清楚,當前的重中之重是救治劉明義。

她細緻地檢查了劉明義的傷口,憑借專業知識,她估算尺動脈的直徑大約為4毫米。在理想情況下,這種精細的手術确實顯微鏡輔助,但鑒于目前條件有限,她自信憑借肉眼也能完成血管吻合手術。

衛斓手頭準備的是直鐵針,這種針縫合皮膚尚可,但用于血管縫合則顯得過于粗了。她微微皺眉,随即轉向劉明義問道:“有沒有更細的針?”

劉明義輕輕點頭,示意她打開房間一角的精緻木箱。

箱子裡的手術器械讓她眼前一亮。其中一把手術刀幾乎與現代的柳葉刀無異,隻是材質為鐵制。除此之外,還有鐵鑷子、鐵剪刀和鐵鉗子,它們的設計竟與現代手術器械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更令衛斓驚喜的是,箱子裡還躺着一根彎曲而細的縫合針,正是她急需的。

她沒有時間去深究這些器械的來曆,立刻将所需的手術器械浸入醫用酒精中進行消毒。

當衛斓将所有需要的器械都準備妥當,她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她沒有麻醉劑。她無法想象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縫合和切割會有多痛,但她清楚,這種痛楚絕對是常人難以忍受的。

于是,她焦急地問劉明義:“你們家有沒有全身麻醉劑?就是可以讓人睡過去,沒有痛覺的那種。”

劉明義颔首,知衛斓所指。他答道:“宋朝窦材所著《扁鵲心書》中,記載一内服全身麻醉方劑,名曰‘睡聖散’。”

他詳述此麻醉方劑的組成:“‘睡聖散’主要由山茄花、火麻花配成,服後能使人沉睡,失卻痛覺。”

然而,劉明義繼續道:“家中現無這些藥材,卻有外敷麻藥,效果也可以。”

他指向一個瓶子,“此乃花椒馬蜂窩紙,将紙擦患處皮上使局部皮膚麻木,暫緩痛感。”

衛斓震驚于這個時代竟然已經有了全身麻醉劑的概念,但同時也感到疑惑。她心想,這種麻醉劑的效果肯定一般,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沒有心電監測和呼吸管理設備,麻醉過深很有可能引起死亡。

她拿起花椒馬蜂窩紙,心想:“有總比沒有好。”

在這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衛斓認真地凝視着劉明義,語氣堅定而溫和地告訴他:“如果手術過程中有任何不适,一定要立刻告訴我。”

劉父站在一旁,雖然依舊保持着警惕,但看到衛斓如此專業和細心的準備,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絲信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