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明朝開醫院 > 第73章 我來自未來

第73章 我來自未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從衛斓和劉明義把解剖課轉移到地下秘密教學後,儒生們也不來鬧事了。在長沙府的大夫中,他倆醫術最厲害、教法也最新奇,學生們天天盼着他們回來上課,所以沒過多久就恢複了日常授課。

現在兩人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學上,偶爾接診些其他大夫治不好的疑難病例。醫館和藥鋪全交給順興打理,這小子腿傷痊愈後做事越發利索,加上三七、半夏兩個學徒已經能獨當一面,抓藥記賬、照看病人都不在話下,基本不用衛斓她們操心。有了這些幫手,衛斓開始集中精力研究她的第二本醫書。

衛斓翻開新印的彩圖版《本草綱目》,手指落在“毒”字上。這大半年來,她教人用酒精消毒、蒸煮紗布,嘴裡總說“祛除邪毒”,其實心裡清楚,真正的禍首是那些看不見的細菌。現在第一本醫書印成了,她得寫第二本,把真正的消毒原理寫進新書裡。

光在長沙府推廣酒精還不夠,得讓天下的大夫都明白滅菌的道理。眼下紅薯開始在各地種植,等收成多了就能大量釀酒,到時候酒精就能像藥材一樣流通。

但她又想,不能直接提到“細菌”這個概念,隻能在古籍支持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創新。她擡頭問:“明義哥,古醫書裡有沒有提過‘菌’這個字?”

明義正忙着整理醫案,聽到這話擡起頭,疑惑地問:“你是說‘地菌’?那是指山野裡的蘑菇。”

衛斓搖搖頭:“不是蘑菇這類‘菌’。我是說,有沒有前輩把疾病的病因說成……特别小的活物?”

“隋朝巢元方倒是提過‘蟲’,”明義從書架上抽出一本《諸病源候論》,“你看這段,說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的,癬病有癬蟲作祟。”

衛斓一把接過書,眼睛發亮:“就是這個!古人早就發現病原體了!我們蒸煮紗布、用大蒜汁,殺的就是這些小蟲子!”

“什麼蟲子?”劉明義看着興奮的衛斓疑惑道。

衛斓起身:“走,我給你瞧瞧。”她帶着劉明義來到後院,舀起半瓢生水:“我為啥讓大夥都喝燒開的水,就是因為這水裡藏着看不見的小蟲子,它們能緻病。而開水能殺蟲。”

劉明義還是不信:“看不見的小蟲子?既看不見,你又如何得知?”

“我給你做個實驗。”衛斓抓起腳邊碎石,從核桃大的石塊擺到米粒大的碎渣,最後捏起沙礫:“你看,沙礫已經很小了。可土裡還有比這細百倍的東西,是我們看不到的,活物也能這麼小。”她搓了搓手指,沙粉簌簌落下。

劉明義捏着沙礫:“可是看不見的東西,如何證實?”

“就像有些聲音我們聽不到,有些顔色我們看不到,有些東西就是超出了我們感官的範圍。”衛斓沾了點水,在石闆上畫了個圈:“有一種鏡子,将來也許能讓我們看見這些看不見的東西,就像幫我們的眼睛裝上一副更厲害的眼鏡。”

明義問:“你是說放大鏡?”

衛斓笑着點頭:“比放大鏡厲害多了,能放大很多很多倍。”

直到17世紀中葉,列文虎克通過改進後的高倍顯微鏡,人類才首次觀察到細菌的存在。

劉明義上下打量着衛斓。衛斓從出現起就透着古怪,雖然總說自己失憶不記得生辰,但那些漏洞百出的說辭根本經不起推敲。他原本想着誰都有難言之隐,可今天衛斓關于“小蟲子”的理論,讓他心裡的疑問越來越強烈。

他隐隐覺得,衛斓不像是這個世界的人。她所展示的才能好像隻是冰山一角,而她永遠有所保留。

“斓,你總說‘将來會有’,可你怎知将來之事?”他向前逼近一步,“你剛才說的那些小蟲子,雖然看不見,但你似乎非常笃定它們的存在。而且,你以前提到的醫術,心肺複蘇、海姆立克急救法、酒精消毒、蒸汽滅菌等等。醫書裡确實有過類似記載,但從來沒人像你這樣說得頭頭是道。”

他直直盯着衛斓的眼睛:“你那些笃定的語氣,就像這些道理對你來說早就是常識。”

衛斓往後一退撞在曬藥架上,手指不自覺揪住衣角。劉明義突然發問讓她措手不及,強裝鎮定道:“這些都是推測,醫學本來就要大膽猜想......”

“你不是那種随便亂說的人。”劉明義打斷她,“你說燒水是為滅看不見的蟲子,可方才說到那種能放大很多倍的鏡子時,就像親眼見過似的。”

衛斓感覺對方的目光要刺穿自己。她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些都是現代醫學的常識,可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法證明。

“你不是失憶。”劉明義聲音突然放輕,“你記得太多不該記得的東西,又忘記太多本該記得的常識。上元節那晚,你盯着孔明燈說‘要是能飛得比月亮還高’。”

衛斓猛地擡起頭。那天她确實喝多了桂花酒,迷迷糊糊說了衛星火箭之類的胡話。

“最開始我懷疑你是奸細。”劉明義彎唇一笑,“可哪有細作會自掏腰包治病救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