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建議配合音樂閱讀:民歌《蟬之歌》」
于是,伊霖和宋茗峪随着這群孩子和推着輪椅的采薇,一同來到了侗寨裡的風雨橋上。
“嘿啊嘿诶~”
還未靠近,歌聲已經飄入來人的耳中。那歌聲幹淨、悠揚,抑揚頓挫,恍若是幽谷間回響的餘音……
“阿姐,這是《蟬之歌》。”楊梓湊到伊霖跟前小聲道。
伊霖疑惑地眨了眨眼,她對音樂理論的學習不深,但隻是細聽這歌聲,确實很像夏蟬的聲音,但是……伊霖一句都聽不懂。
“這便是侗族大歌了。”顧荏輕聲說道,回頭望了望略有驚訝的伊霖。
“好神奇的歌……仿佛清溪河畔此起彼伏的蟬鳴。”
隻可惜,伊霖和宋茗峪都不懂侗語,但隻是聽着,就感到心情舒暢。
顧荏隻是神秘地笑着,微微點頭。
歌聲由遠及近,風雨橋上,花枝招展的女孩們正圍成一圈,認認真真地練習着。他們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不時擊掌和音。
見同伴沒唱對,就笑着拍拍她的手背,唱錯的孩子臉上泛起紅暈,兩人相視一笑,又繼續跟上大家的節奏。
好像她們的合唱,沒有規矩的束縛,每個人都是自由而快樂的。
而在風雨橋上納涼的老爺爺老奶奶,搖着扇子樂呵呵地看着小朋友們練習,待他們唱完就鼓個掌,又樂呵呵地搖着扇子閑談,孩子們則笑作一團,相互讨論着。
“顧老師!”
孩子們眼尖,一看到風雨橋頭那若隐若現的輪椅輪廓,就飛到他們面前,笑着搶着幫顧荏推輪椅。
直到……
“咦?楊梓,王涵,他們是誰啊?”
女孩們一看到穿漢服的伊霖和宋茗峪,她們的注意力立馬轉移了,帶着好奇卻膽怯的大眼打量着這兩位陌生人。
“呃……我們是來……”
伊霖本來想解釋來意的,卻感覺宋茗峪拉了一下她的袖子。伊霖看到他對自己搖了搖頭,便改口了。
“我們來聽你們唱歌的!”
顧荏笑着揉了揉離自己最近的孩子的小腦袋,問道:“孩子們願意唱給遠方來的哥哥姐姐聽嗎?”
本來怕生的孩子齊齊點了點頭,規規矩矩站好隊,站在正中間的女孩起了個頭:
“(侗語)我唱支蟬歌給你們聽……”
女孩的聲線高昂,其他的孩子随即跟上,沒有伴奏,沒有指揮,他們的聲音自由而純粹,無修飾的音韻使和聲之美達到極緻。
女聲清越,男聲低沉,每個分部奇迹般融合在一起,二十來個人的聲音和諧而有序,共同講述着深林鳴蟬的故事。
伊霖不由地屏住了呼吸,當真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天籁之音。
一曲畢,伊霖怔了好一會兒才想起鼓掌,顧荏向孩子們豎了個大拇指,就連向來不苟言笑的宋茗峪也贊許地點了點頭。
“好棒啊!可以教教姐姐嗎?”
伊霖蹲下身,看着這群才十一二歲的孩子,笑着問道。
這下孩子們再也沒了顧忌,圍着伊霖問東問西。宋茗峪無奈地搖了搖頭,由她去了。
可是……變故來得就是這麼突然。
“顧老師!”
忽然一陣驚呼從身後傳來,伊霖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采薇正扶着面色蒼白的顧荏,滿眼驚恐,宋茗峪神色一凜,徑直上前去掐顧荏的人中,有條不紊做着應急處理。
衆人都吓呆了,宋茗峪雖不言,但從他面上的嚴肅伊霖就知道,情況并不好。
“怎麼回事?”
忽然一個清冷的聲音從自己身後響起,伊霖懸着的心即刻放下,焦急地望向來人。
“師父!救救顧奶奶!!”
……
“不太樂觀啊……”
在這小村寨中的醫院中,青溟看着昏迷不醒的顧荏,收回了正把脈的手,無奈地搖了搖頭。
一瞬間,房内的空氣凝固。
“請您想想辦法吧!”
采薇朝青溟鞠了一躬,眼中的淚無助跌落。
房間内隻有青溟、伊霖和采薇,醫院裡的醫生在跟青溟溝通後,去按青溟說的方子去熬藥了。所以青溟也沒打算瞞着這幾人:“并非救不了,老人家年紀太大了,操勞過度,身體透支得厲害,就算救回來……時日亦無多。”
采薇自是明白了,含着淚望向那慈祥的面龐,默默坐到了床邊,出神地替她掖了掖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