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慶祝他哥高中才是大事,說這些平白壞了她娘的心情。
喬蓁蓁斂眸,挽着季氏的手一路到了中堂,她們前腳剛進屋,後腳趙氏和喬霏霏也到了。
見這兩人竟然比自己來的還晚些,喬蓁蓁在心裡腹诽,這路上是編排了多少話啊,走這麼慢。
今日喬愉之的高中是個大喜事,大房二房的幾位姨娘和庶出的幾個公子小姐也都到了,算得上是真正的喬府一大家子。
見兩位夫人前後腳進屋,姨娘們自是趕緊帶着孩子過來問安,季氏人逢喜事,面上笑容溫婉地擺了擺手:“都坐吧,今日是家中大喜,一會各房各院每人都發兩片金葉子,湊個熱鬧。”
這話一說完,大家自是高興,恭賀的都更加真心幾分。
趙氏在一邊看着季氏大手筆的模樣,再看看屋裡衆人也都喜上眉梢,一個個唯大夫人馬首是瞻的樣子,心裡冷哼一聲,那點嫉妒的酸意越甚。
季氏的家境跟她也不過半斤八兩,卻因為是家中大媳婦,就被老夫人給了管中饋的權利,趙氏暗暗捏了捏手裡的帕子,眼裡神色變得有幾分陰沉。
但她唇邊的笑意卻不見半分,嘴裡還打趣了一句:“嫂子真是大氣,愉之争氣,我們也跟着沾光了,一會我定要好好湊個喜氣,希望我們小六兒日後也能像他哥一樣,拿個一甲。”
小六兒喬盛之這個時候應是在從書院回來的路上了。
喬蓁蓁看着二嬸這番說笑的模樣,要不是走前聽到了那些話,她隻怕還真以為二嬸是在道喜了。
竟還搬出了小六兒。
喬蓁蓁低頭扁了扁嘴,喬盛之愛粘她,她自然也知道趙氏對喬盛之以前都是個什麼态度。
也不是說不好,但絕不親近,盛之待這個繼母更多也就是禮數到了便可,反倒是二房幾個妾室所出的孩子,趙氏還多有親近。
這也是為什麼喬盛之喜歡往大房湊的原因。
作為他名義上的母親,待庶出比待他這個嫡子還親,他心裡自然會不痛快。
二房如今的幾個孩子,在嫡姐喬文筠出嫁長甯侯府後,他就是年紀最大的,剩下的八妹喬朵,九弟喬若軒都是八歲,最小的小十今年才五歲,他們都跟喬霏霏更親近。
喬盛之總覺得自己被排擠了,所以他也不愛與他們玩,就粘着五姐喬蓁蓁,左右在書院裡他也有好些個朋友,還有章家的哥哥姐姐,他才不稀罕呢。
喬蓁蓁在以前經常聽喬盛之抱怨這個,尤其是有段時間,隐約覺得弟弟因為這事性子都有些變了,說起二房的另外幾個庶出,言語間盡是貶低譏諷,人也好像沉郁了些。
那時候她的年紀也不大,好像才八九歲,懂的也不多,但下意識覺得弟弟這樣下去不好,于是她便開始帶着喬盛之一起玩,不是粘着自家大哥帶他們去騎馬,就是跟着章家二哥去遊湖。
喬盛之在這之中又能認識好些新的玩伴,時日久了,對二房的這些便也就不在意了,他們不喜歡跟他玩就算了,他有的是人能一塊兒玩呢。
況且随着他漸漸長大,也就不再渴望能從繼母那兒得到什麼關注了,因為他已經有了朋友、先生、同窗的關愛,還有哥哥姐姐愛護,祖母和大伯母也都對他很好。
趙氏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喬盛之那段時日的變化喬蓁蓁并沒有與誰說過,連娘親和祖母也沒有說,那時的她其實沒有把這當成什麼大事。
然而現在想起來,這不就是趙氏不安好心嗎?
若小六兒真那麼長大,現在指不定性子給歪成什麼樣了,也幸虧他不是由趙氏帶大的,喬蓁蓁覺得祖母可真是有先見之明。
一屋子女眷又說笑了幾句,喬老夫人便到了,剛一坐下就又是對喬愉之的一通誇贊,末了便是叮囑季氏今晚的家宴須得隆重一些。
若不是喬老爺子不喜鋪張,老夫人甚至都想在街上擺一條流水席了,對此次喬愉之高中探花的心情可見一斑。
到了再晚些時候,當值的喬老爺他們回來了,喬愉之這個今日主角探花郎也終于歸家,不僅如此,他身後還跟着好幾個熟人。
喬蓁蓁原本在跟下學回來喬盛之說話呢,一聽她二哥回來了,便歡天喜地的出去迎,結果老遠就看到了那欠揍的身影。
章廷安怎麼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