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進行到這一步才終于算是步入了正軌,從到了司州開始他們就一直睡山洞,做夢都想住正經的房子,因為實在沒有人手,這下終于可以蓋房子了。
那個半魔叫鐵柱,現在正是農閑時節,他們有的是時間,他就帶着老婆孩子一起來給他們幹活。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很多人來幹活換吃的了。
唐景和張珵熙根據他們的特點和種族情況給他們分配相應的工作,善于捕獵的半妖就去捕獵,張珵熙會教他們一些提高捕獵效率的辦法。其他種族和半魔的青壯男性就讓他們去砍樹挖石頭蓋房子,修建牲畜屋舍。女人主要負責處理動物皮毛,以及養殖工作。孩子們也讓他們撿柴或者是撿拾一些能用的東西。
起初各方面運行的并不是很順暢,但很快就磨合得比較好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規。
過年的時候他唐景和張珵熙請了來為他們工作的當地百姓吃了一頓大餐,給他們放了假。不過他們卻也都沒休息,還是過來幹活了。
因為人多,房子蓋的很快。房子的圖紙是唐景從系統裡找的,建好的房子能還原個七八分,質量應該沒問題,十分寬敞,又南北通透,采光不錯。
唐景三人進去看了看,總體來說還是挺滿意的。開春的時候房子就差不多建好了,也正是這個時候,那張定做的床終于從京城運過來了,擺在新建好的房子裡剛剛好。
開春的時候很多人都要回去種田了,那些幹活的人雖然覺得還是在這幹活好,但自家的地也不能荒廢,那才是他們吃飯的本錢。他們還怕張珵熙不放他們走,卻沒想到他們根本沒來得及說,看時間差不多到了,張珵熙就将他們趕回去種田了。還在他們種田之前,組織他們做了一批農具,也都分給了他們。
這些農具和他們從前用的有些不同,起初他們還有些懷疑,但一用上就發現比以前的那些好用多了,因此對張珵熙更為信服。
張珵熙這麼做扶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實在是不想隻吃肉了,他很想吃點别的。為此他親自去田間指導百姓種田的方法,還鼓勵他們多去開墾荒地,增加種植面積。
有了改進的農具之後,種田的效率高了很多,農民們也确實能多種一些地了。對此他們自然是很樂意的,而且有了張珵熙指導的種田方法,地裡作物的長勢也更好了一點。
由于一部分人去種地了,剩下幹活的人少了很多。唐景和紀小姐把人重新分配了一下,在保證養殖的人員之後,其餘的青壯男性還是讓他們去蓋房子。
但這一次的房子不是給他們蓋的,而是給這裡的百姓蓋的。他們之前在司州巡視的時候發現有一部分人是住在山裡的,可能是從一開始就住在那裡,但那些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這裡春天冰雪消融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春汛,那些人住的位置就很容易遇到災害。
他們去那裡考察的時候,也覺得住在那裡的人的生活條件普遍比住在平坦開闊地區的人更差,要想讓這些人的生活好起來,就得讓他們搬離危險地帶。
不過這件事得慢慢來,這個冬天到他們這來工作的就沒有住在山裡的人,那些人可能對他們還不夠信任,他們貿然讓那些人搬走,肯定也沒人會聽,得找一個合适的時機才行。但房子要先建好,如果其他司州居民有需要住房的,他們也可以适當解決。
房子在建着,其他的問題也需要解決。現在養殖兔子基本上形成了規模,但兔子的出肉率不如豬牛羊,也不如雞鴨,如果要滿足食用需求,還是需要養殖其他家畜家禽,隻是那些暫時沒有合适的品種,司州這個地方也幾乎沒有對外貿易,很難從外界買到這些。
想解決這個問題,要先修路。但這是個大工程,耗費人力物力太大,需要先往後放放。目前還是得想辦法在司州境内實現自給自足。
唐景就騎着馬在司州境内四處找可以發展的地方,紀小姐本來是想騎馬帶她的,結果她騎上馬就自己跑了,這點簡單的技能誰還需要别人來帶。
在她第一次跑到冰雪消融的西邊無人地區的時候,她找到了一個鹽湖。她回去和張珵熙以及紀小姐商讨了這件事,紀小姐就去向司州的人打聽了一下那個湖的情況。
首先那片區域的氣候比東邊更差,屬于不毛之地,司州的人即使住山裡也不願住在那邊。至于那個鹽湖,裡面沒有魚也沒有其他可以吃的東西,他們自然也不會去。而關于鹽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會提取鹽。
古代的鹽業一直以來都是官方壟斷,不允許私人制鹽,也就是說鹽作為民生命脈被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但司州這個地方本來就沒人管,那個鹽湖朝廷也沒有絲毫管理的意思,既然如此,他們在這裡采鹽制鹽也沒有人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