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董玉婷回憶着這位昭信王妃。
提起她,得先說起她嫁的人,昭信王。皇上的第十子,其母乃是四妃之一的容妃,自小活潑機靈,但大了,就顯得頑劣不堪,在如今對太子之位的激烈鬥争中早早出局。
昭信王妃,其父親隻是個四品官員,是昭信王軟磨硬泡容妃求娶來的,容妃對她這個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極其寵愛,心裡再不願意,還是同意了。
昭信王妃處事周全,為人落落大方,嫁給昭信王後把容妃哄得服服帖帖,容妃還曾言:“若沒嫁給我兒子,我隻恨你不是我女兒。”
馬車停在了昭信王府門口,立馬便有丫鬟小厮上來迎接。
小厮去牽馬,将馬架脫下,馬匹牽到馬棚,李家的馭夫跟着過去,他今天要随着昭信王府的下人們一同吃飯。
小厮往馬槽中扔了幾塊豆餅,讓溫順的馬兒先吃着。
馭夫驚訝道:“你們王府裡的馬都吃這麼精細的食物?”
李家都是喂馬吃一些谷物、草料、麸皮,而王府卻是喂馬吃豆餅。
别看豆餅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卻需要先将豆類清洗幹淨,上鍋蒸熟,再添加一些鹽,大麥小麥、苜蓿等食物,糅合成餅。做好後不僅馬能吃,連人也能吃。
雖然簡單,卻并不是人人會特意給馬多做一步,畢竟馬怎麼說也隻是牲畜。
小厮笑道:“哪能啊,我們府裡的馬給外面的馬吃的一樣,今天也就是王妃生辰,各家貴客上門,我們王妃才特意吩咐我們做的,人不能怠慢,馬兒也不能怠慢。”
另一邊,董玉婷在丫鬟的引領下步入垂花門,
進到二進院,走過穿堂,偌大的花園如同一幅畫卷徐徐展現在她的眼前。
李府雖然也很大,卻并沒有一個這樣大的花園,李府的花園在院子中,隻能稱其為小花壇,而昭信王府的花園卻占了王府将近一半的面積。
花園中景緻盎然,山石林立間有枝繁葉茂的樹木點綴,清泉流水緩緩淌過青石闆鋪成的橋下,清新的花香馥郁迷人,讓董雪婷覺得仿若來的不是王府,而是山清水秀之地。
“夫人在落花亭等着各位。”
一路上她們看到的丫鬟都笑盈盈的。
穿過小橋,沿着蜿蜒的小路來到建在湖泊旁的八角亭中。
鮮花花果,糕點茶水擺放在花園的石桌上。
周圍聚集着京城中的夫人小姐們,她們個個都精心打扮了一番。
“你們可來了。”昭信王妃說着話,餘光瞥到董玉婷一行人,笑着走過來,親昵的拉住董玉婷的手,往亭子裡帶。
“這是念瑤吧?”昭信王妃眉眼間滿是笑意,“第一次見,也沒有準備,這個就送給你吧。”
昭信王妃拉住李念瑤的手,将自己手腕上通透溫潤的玉镯推到她的手腕上。
李念瑤為難的看了一眼董玉婷。
“這怎麼行?今天是你的生辰,該是她送你禮物的。”董玉婷道。
“生辰是生辰,見面禮是見面禮,又不一樣。”
董玉婷便道:“那念瑤,還不快把你準備的禮物送給王妃。”
李念瑤收下這隻玉镯,從貼身丫鬟手中接過她準備的禮物,打開盒子,裡面放着一個精緻的香囊。
昭信王妃伸手拿了起來,撫摸着上面的刺繡。
董玉婷解釋道:“這是她自己做的香囊,無論是裡面的香料還是外面的刺繡,都是她一個人完成的。”
“真的?”昭信王妃露出驚訝的目光,将香囊放在鼻下輕輕嗅聞,“這是什麼香?”
李念瑤恭敬道:“這是‘春櫻露’,是小女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取春櫻、沉香、檀香、甘松等香料,再加入晨間的露水凝練成丸,外面的香囊則用輕柔的絹縫制而成,能夠讓香味完全散發出來,花樣則是用了‘喜鵲登枝’,祝王妃萬順如意。”
“你是叫念瑤是吧?”昭信王妃溫和的說道。
李念瑤淺淺一笑:“是,小女名念瑤。”
“李夫人,你可真生了個好女兒,瞧瞧,多貼心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好的繡工和制香技藝,還有一個玲珑心,改天我再辦一場香席,念瑤是一定要來的。你以後可要時常帶她來府上玩。”昭信王妃将香囊挂在腰間,臉上帶着濃濃的笑意,“念瑤如此心意,我可得日日帶着才好。”
李念瑤被誇的臉頰绯紅,羞澀的不敢擡起頭。
曾慧妍在後方露出一個不屑的眼神,不過知曉是在王府,不敢鬧事,隻是想着如果她有一個女兒,一定比李念瑤還要出色。
董玉婷随之将她們的禮物交給昭信王妃,這次她沒有看,讓身邊跟着的丫鬟們一一接過。
這時,有個丫鬟到她跟前說:“武烈王妃來了。”
“你們先坐着聊聊天,吃些茶果,我去去就來。”昭信王妃轉頭對董玉婷一行人說道,“萍兒,好好招待幾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