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會生氣,你還能看書,說明你現在精神不錯,要是哪日我們翰哥兒連最喜歡的書都不看了,那我才該慌張。”
木蓮也笑着道:“二公子的老師都說二公子聰慧刻苦,說不定二公子就是那文曲星下凡!”
李博翰含羞不語。
“在屋子裡無聊,就去外面轉轉,整日待在一處,身上都要長蘑菇了。”董玉婷說着,就站起身,“我們在外面走走。”
李博翰拘謹的嗯了一聲,整理完身上的衣服,亦步亦趨的跟到董玉婷身後。
這時,李念瑤拉着李博睿從吟風院來了,于是兩人散步的隊伍便成了四人。
李博翰尚在病中,董玉婷也不敢讓他多走,就在崇禮院,沿着抄手遊廊慢悠悠的轉了兩圈,就讓李博翰回了屋中。
廚房那邊也熬好了大夫開的藥,李博睿聞到這味道,鼻子跟嘴巴就皺到了一起,舌頭跟着發澀,他躲到李念瑤身後,怕這藥讓他喝。
等他看到李博翰面不改色的将藥喝下,他驚奇的湊上前,瞥了一眼一幹二淨的碗,心有餘悸的問道:“哥哥,不苦嗎?”
“苦啊,不過喝了藥感覺身體好多了。”李博翰拉了拉袖口,顧忌着姐姐和母親也在身邊,他又放下手。
董玉婷拉着他坐下:“靜坐一會兒就不熱了,可不能穿少衣服了,要不然病就更重了。”
李博翰不好意思的說:“藥有點燙,身體裡感覺像有火爐在燒。”
李博睿瞪大了眼睛,往哥哥的胸口瞧。
“下次等不燙了再喝,不差這一會兒。”董玉婷點了點他的額頭。
又坐了一會兒,董玉婷帶李博睿和李念瑤回吟風院,臨走前吩咐王媽媽和木蓮仔細照看李博翰,兩人有心比較高低,卻不敢牽扯到李博翰身上,在董玉婷面前更是老老實實。
“夫人,您就放心吧,二公子由我們看着,保證身體康健。”
拉着兩個孩子回了吟風院,董玉婷想起老太太交代的事兒,就讓夏晴走一趟,把幾個管事叫來。
李博睿年紀小,是個坐不住的,東張西望的外面瞧,李念瑤大些,行事穩重,規規矩矩的坐着。
董玉婷歎了口氣,李念瑤留在府裡也沒幾年了,她是嫡女,将來不會嫁給庶子,若是嫁給嫡子,那還輕松些,要是嫁給别家的嫡長子,府中的中饋也該由她操持。
這樣想着,就讓李念瑤留了下來,命春月帶李博睿去外面玩兒。
幾個管事都是人精,算算日期,馬上就是五月初了,就知道是商量端午的事兒。
逢年過節,除了主子的賞,還有豐富的油水可撈,管事們哪能不高興,一個個興高采烈的便來了,先在外頭見到李博睿,行了禮,又在裡頭見到李念瑤,又行了禮,哪怕是庶出的,那也是小主子,更别提這倆還是嫡出的,他們隻有讨好的份兒。
李博睿拿着根木棍逗弄草裡的蟲子,春月就替他讓管事們起來,進去回夫人的話。
她心裡頭還是挺滿意的,哪怕李博睿不懂,他們也不能慢待。
李念瑤一一記住管事們的臉,以前年紀小,也隻是偶爾聽說過府裡有這号人,但不認得臉,這次是第一次正式見面。
端午不隻是過一天,從初一一直到初五,街上都熱鬧非凡。除了要去寺廟拜佛,驅逐瘟神,她們也會去街上逛。
“今年端午和往年一樣,朱管事,到時你支了銀子去采買,就不在外面買粽子了,我們自己包粽子。老太太喜歡吃蜜棗的,你多買些,另外再包幾個肉餡的。這些你心裡都有數,我就不多交代了,哪裡拿不準的再來問我。”
董玉婷手癢癢,想試試自己包粽子,以前放假累的隻想躺在床上一天,哪裡有閑心自己包粽子,如今時間充裕,便想親自動手嘗試。
到了初一那會兒,街上賣什麼的就都出來了,就跟趕廟會似的,老太太年齡大了,大概是不會出來,幾個小的卻是會鬧着出來。曾惠妍和何靜琳不知道會不會想出去,到時再讓人問她們吧,反正董玉婷是一定要出去的,在家裡她都快悶壞了。
“錢管事,到時候街上人多,咱們家孩子也多,你多派些護衛小厮跟着,免得到時候他們出了什麼事兒。”
錢管事笑着答應:“夫人隻管交給我。”
“嗯,還有府中人一人多發一個月月錢,葛管事你記得支銀子給内外院管事。”
葛管事上次找老太太告狀,一直等着董玉婷被教訓,可直到現在,董玉婷和老太太都相安無事,葛管事算是想明白老太太不會給她做主了,隻能試試來讨好董玉婷,不過董玉婷對她不冷不熱,除了七天一次的彙報,其餘時間若無要緊的事兒,想見董玉婷一面都難。
董玉婷交代完一通,就讓他們退下。
回事處的何管事提醒她:“夫人,那給各府送禮,也照着往年的例?”
回事處管着送信收信、送禮收禮,平時不忙,逢年過節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并且還特别重要,畢竟要給别人送東西,要面子上好看才行,尤其是今年李淩川出了那事兒,不知道其他人背地裡怎麼樣說李府。她自己是知道李淩川沒事兒,可别人不這麼想,要是送出去的禮少了或者不好看了,都成了李府落敗的證據之一。
董玉婷覺得和人打交道最麻煩,便道:“就按照往年的例,朱管事,粽子還是要買,去如意齋買的粽子當作禮送給各府,咱們自己做的粽子自己吃,你到時候和何管事商量着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