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镯外嵌金絲,編繞成大雁的形狀,又點綴了幾顆瑩潤的南珠,看起來價格不菲。
畢竟也是開國就封了爵位的家族,家裡還是有些好東西的。
李念瑤眼疾手快,右手按在手腕之上,阻擋住玉镯推來。
“這太貴重了。”李念瑤婉拒道。
“不貴重,送給你的東西,再貴重,也都不貴重了,你啊,就閑暇無事的時候,來找伯母說說話便夠了。”話中帶着滿滿的親近之意。
李念瑤還是沒有松開手,為難的看向祖母和母親。
她從沒接觸過這樣的人,說好聽點,就是太熱情了,說不好聽點,就是有些冒犯了。
董玉婷腦中浮現出一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剛才還諷刺老太太的女兒,這會兒又對老太太嫡孫女這麼好,是想做什麼?
董玉婷剛要出口解圍,老太太慢悠悠的說道:“怎麼我大兒子的宴席,你送我孫女這麼貴重的禮?莫不是......”
這時,外面的丫鬟進來通傳,說是王妃們到了。
衆人連忙起身去外面迎接。
董玉婷趁此機會,快步走到李念瑤身邊,将已經圈住她四根手指的玉镯給推了回去。
劉夫人擡起頭,望見董玉婷愠怒的眼神。
劉夫人整了整衣服,神态自若的跟随衆人出去了。
董玉婷小聲道:“什麼人啊,一會兒不要靠近她了,她要再這樣,就直接來找我。”
李念瑤笑了笑,又點頭,有時候母親的直白強硬,或許是對付這種人的最好利器。
盡管李淩川站了隊,但燒尾宴是官禮,是官員升遷後必定辦的宴席,所以他還是邀請了封了王的幾個皇子。
如今還在宮裡的年幼皇子就沒有邀請。
老太太自然不能坐在屋裡等他們進來,畢竟是皇子,身上流着天家血脈。
老太太帶着衆人來到正院給皇子皇妃行禮。
永明王、武烈王、昭信王、賢康王......
這幾位皇子不管在朝堂還是民間都頗有名氣。
當今聖上子嗣興盛,孩子多,不過夭折的也不少,畢竟是皇宮裡,危機重重,加上又是古代,醫療水平不高,比如昭信王是皇上的第十子,但他前面還活着的皇子就隻有五個。
平甯王年紀最大,讓她們都起來。
董玉婷飛快的瞄了一眼幾個皇子,長相身材各有優劣,不過都是氣宇軒昂,一身的富貴之氣。
武烈王矜貴、永明王沉穩、賢康王和善。
都是太子的候選人。
董玉婷又不禁想,如果皇後有子,朝堂又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見過了幾位皇子,老太太等人就把正廳讓出,讓幾位皇妃走在前面,去了偏廳。
偏廳比正廳小一些,不過一應物實都俱全。
小了,卻也更精緻溫馨。
偏廳臨近花園,窗棂大開着,外頭明媚的陽光傾瀉進來,讓偏廳亮亮堂堂。
地上鋪着青色聯珠花紋雲錦,踩上去如同踩在雲端一樣,軟綿綿的。屋内兩側都擺了冰鑒,棱角融化成圓角的冰塊靜靜躺在其中,丫鬟拿着大扇把寒氣扇向中間,也不需力道有多大。冰鑒前設了紫檀木的雲紋案幾,上方擺了鎏金的博山爐,悠悠的飄着熏香。
中間擺了兩列紫檀木椅,每個座位前面都放了一張小桌,桌上擺着青瓷盤,放了一些精緻的糕點,并不是食帳上的糕點。
平甯王妃坐于首位,這個席位在衆人意料之中。
雖說聖上不喜歡平甯王,但他畢竟是皇子中最年長的,把平甯王妃安排在首位并不意外。
武烈王妃和永甯王妃,賢康王妃怎麼安排,讓衆人大感好奇。
眼睛不由自主的偷瞄着引領她們的丫鬟。
永明王妃坐于平甯王妃下首左側,武烈王妃坐于右側。
衆人觀察着賢康王妃的神色,她依然和顔悅色,看不出一絲生氣,和昭信王妃小聲說着話。
武烈王妃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但也沒說什麼。
畢竟李淩川現在是工部尚書,不是那個治河總督,再怎麼樣她都要給幾分薄面。
又少不了拉幾個孩子出來見衆位王妃。
絲竹樂聲從窗棂外傳來,是請來的樂班在正廳内奏起了樂曲。
歡快的曲調烘托起一片祥樂的氛圍,永明王妃言笑晏晏,“是《春莺啭》吧,旋律輕快,倒是适合今天這樣的日子。”
董玉婷說道:“王妃好耳力,正是這首曲子。”
永明王妃微微一笑,竟比外面的陽光還要明媚。
伴随着樂聲的響起,丫鬟端着盤子魚貫而入。
她們穿着一樣的衣服,動作一絲不苟,俯身,起身,彎腰......像是設定好的機器人,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
幾位王妃臉上帶了贊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