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訃告》
我們以沉痛的心情宣告,我局技術鑒定處法醫、DNA鑒定與痕檢領域專家童念初同志,于2007年2月21日執行任務時,不幸因公殉職,終年28歲。
作為我局第一位博士學位的青年科學家,她以短暫而璀璨的生命,踐行了科技強警的使命與擔當,用青春熱血镌刻了新時代公安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豐碑。
童念初同志于大學攻讀研究生及博士學位期間,便深度參與公安部重點科研項目。首次将統計學模型引入足迹鑒定領域,由其研發的“立體足迹比對系統”,突破傳統判斷之局限,使足迹個體識别準确率提升至91%,相關成果被多次應用于多起兩搶一盜案件當中。
2003年,她以尖端科技人才身份加入我局。四年間,以跨學科的學術視野在DNA鑒定與痕迹檢驗雙領域實現劃時代突破。在DNA技術攻堅中,她首創“腐敗骨骼梯度純化法”,通過優化脫鈣液濃度與離心梯度,成功從一具埋藏16年的屍骸中提取到完整的STR分型,推動我市積案偵破率由7%躍升45%。
2006年,由其研發的“混合生物檢查顯微分離技術”,使混合樣本中微量DNA檢出率從9%飙升至83%,強有力地支撐了“2.18”、“10.1”等系列殺人案的告破。而由其主導構建的智能溯源平台,通過整合百萬級戶籍數據,數月内破獲18起沉積數餘年的命案積案。
在足迹鑒定領域,童念初同志開創性建立“足迹動力學分析體系”,通過壓力分布建模與步态特征量化,實現嫌疑人身高、體态、運動習慣的精準刻畫。2004年,曾依據現場模糊足印,精準推斷出嫌疑人右腿骨折等關鍵性特征,5天内鎖定真兇。其主導研發的多介質足迹留痕提取法,突破複雜載體上的痕迹固定難題,為跨省流竄的盜竊案提供關鍵線索和依據。
數載從警光輝路,技術室裡不滅的燈光,見證了這位科技先鋒将論文中的理論模型轉化為實戰利刃的智慧與力量。物證箱中的編号,解剖室中的解剖刀,都将銘記她以28歲年華照亮刑偵技術無人區的壯舉。
謹以白菊寄哀思,願刑偵星火永耀中華蒼穹!
北城市公安局
2007年2月22日
……
……
《訃告》
我校傑出校友、青年科學家童念初同志,因公殉職,不幸離世,終年28歲。
童念初同志璀璨的一生,以非凡的學術成就和高尚的科學精神,在臨床醫學與法醫學交叉領域,在DNA鑒定分析及刑事鑒定技術研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其驟然離世,是我校乃至整個科學界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