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此詩一出天幕下之前不服李白詩仙名号立馬心服口服,一首随随便便的勸酒詩都能名垂青史,更可況其他了。
一開篇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一出,無數人被深深地震撼住了,随着詩句黃河的畫面不由在腦海中浮現。
哥,你知道你寫的是勸酒詩嗎?怎麼一上來就搞這麼大,下面該怎麼接,就不怕虎生蛇尾嗎?
李白用實力告訴他還真不怕,第二句立馬就出來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雪。
此句一出無數人都動容了,她們立馬從黃河的震撼中 ,轉為對時間易逝的無奈,望着這句詩許多老人回憶起了從前。
諸葛亮思緒随着這句詩回到了從前,從前先帝在時為光複漢室商讨大計的時刻,現如今看着愚笨的阿禅諸葛亮不由輕聲歎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一出來天底下所有決定自己沒用而失落的人心情好了不少。
上天造就了我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再掙,可必要為此失落了,很多人因這句粉上了李白,要我們在此恭喜李白有了許多祖先粉。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好狂,這小子也太狂了吧,連古代的聖賢都敢調侃……。
“好小子夠灑脫,連五花馬和千金裘衣都能被拿出來換酒,要不是一個時代,本君都想請他來共飲此杯”,信陵君對着門客道。
當人們被詩歌吸引時,細心的人注意到了至今兩個字,天幕中的至今肯定不是現在,那隻能是以後,天幕裡面的人不會是後世之人吧?
【除了李白的好友外,還有一個人也是随着李白的詩名千古留名,那就是汪倫,現在你随便在大街上找一個人就沒有不認識汪倫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杜甫要知道給李白給人寫詩估計得哭了)(杜甫:白哥我給你寫了這麼首詩,你為可不回我)
杜甫:我沒有,别亂說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此汪倫這個名字就印入了中國十四億人的基因裡想忘都忘不掉的那種】
中國應該是天幕之人所處的國家,十四億相當于十四萬萬的人,這麼多人養的起嗎?
一看到天幕所說的數目,衆人被天幕數量吓了一跳,不由對中國的國力擔憂,中國的皇帝真幸苦要養這麼多人。
看着自己領土上少得可憐的人,在看看天幕所說的人後,李世民羨慕了,天幕你要是覺得人太多了可以送點過來,不要太多幾百萬就夠了,我可以替你分擔分擔。
除李世民外,其他缺人的皇帝也想替天幕,替中國分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