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當其沖的韓國,卻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随時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采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曆代秦王:卑鄙龌龊的韓王,政兒千萬别着了他的道
【韓王沒想到的是,鄭國渠建成之後,立馬就發揮了它的作用 ,把秦國那些已經荒廢的、無法種植食物的鹽堿地煥然一新,變成一塊一塊的良田,可以說後期秦國攻打六國很大一部分糧食就是鄭國渠帶來的,當真是應了那句話,偷雞不成蝕把米,不知道韓王知道會不會氣死】
身為被天幕提起的韓王,韓桓王他即憤怒又無奈,他不想把鄭國送給秦國,為秦國增加實力。
可秦國已經知道鄭國這個人,不送的話立馬就會滅國,而送的話就還能苟十年,想來想去,最終他做了個從心的決定,将鄭國送往秦國。
而其他五個國家則想辦法,偷偷摸摸派人刺殺鄭國,減少增加秦國實力的可能,不過可惜都沒有成功,鄭國被安全送往秦國修建鄭國渠。
【而恰好此時嬴政也想要發展水利,将計用計白撿一人才,随即派遣大量的人力物力供鄭國使用,鄭國很好的完成了他的疲秦計劃,成功為韓國争取十年。
在施工過程中,鄭國疲秦事情敗露,嬴政大怒,下旨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作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嬴政聽後便放過了他,後來人們因為這渠是由鄭國建造的便稱為鄭國渠】
鄭國見此松了一口氣
嬴政:看他那麼能幹,也不是不可以饒他一命,隻要他今後老實待着,為秦國做事。
有人則從那些細微的信息推算了出來,秦國将來通一了天下,而那帶領秦國一通天下之人是赢政。
得知這個消息的趙王立馬下旨擊殺赢政,此時還沒有跑路的嬴子楚抱着沒出生多久的赢政,親了又親。
兒啊,你真給老赢家争氣,給你父争臉,怕被人抓住,和呂不韋提前跑步,因為嬴政的原因,秦國留在趙國的勢力紛紛出手相助。
在經曆一路颠簸後,平安回到了秦國,看着這個未來一統天下的曾孫,秦昭襄王高興的樂不攏嘴,連帶看着嬴子楚都有些愛屋及烏。
而嬴政沒有回秦朝的時代,宮内氣壓都很低,赢子楚很後悔,早知道自家兒子這麼能,說啥都要帶上。
現代說啥都悔不當初,赢稷看着自家沒用的孫子,想起遠在趙國大有作為的曾孫,氣不打一處來,一腳踹了上去。
“為何你不把他帶來”赢稷明白自己是遷怒,可是此刻他管不了這麼多,他下令給趙國施壓,要是不放我曾孫,老子第一個就搞你。
在趙姬幫助下,躲過了前來搜查的追兵,當看見赢政兩字出現在天幕上的時候,趙姬不聰明的腦子瞬間意識到了什麼,趕緊帶着嬴政躲了起來。
趙王因秦王的威脅不敢輕取妄動,其餘五國紛紛鼓動趙王讓他把人殺了,趙王心想我又不傻,我要是把人給殺了到時候慘的就是趙國
要知道秦國就算要統一,也是在幾十年以後,那時候老子早死了,趙國如何又與我何幹,想是那麼想,但趙王卻默認了其他國家的人刺殺赢政。
趙姬很幸運跑出來後就遇到了秦人,在秦人的協助每一個時空的赢政都得以平安回到秦國。
趙姬在回到秦國後,因護崽有功,被秦王賞賜了一大堆東西,并命令赢子楚将他扶正,趙姬高興的樂不容嘴,知親人卻明白,大王是要給嬴政鋪路了。
【它曆經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唐,宋,明,清以及近代十四個朝代,多次被重修和整證,見證過朝代的繁榮和衰敗,隔了2262才得以于今天和我們相遇,可以說它本身就是一塊活話石,在這裡見證和經曆曆史。
而後經過陝西省水利廳不懈的努力,終于在2016年11月申遺成功,讓鄭國渠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這對鄭國渠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保護,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就來鄭國渠看看吧,感受一下曆經2000多年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