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曆代國君,他們為赢政通一天下,還沒高興幾天,突然就被人告知秦二世而亡。
大喜大悲之下,承受力弱的當場暈了過去,秦王赢稷看着面前的曾孫有些無奈,為可這麼厲害的孫兒,竟生出那麼沒用的兒子。
不行以後一定要給其好好挑選,絕不能在生出這麼沒用的兒子。
六國的人高興極了,秦朝二世而亡,爾等的機會不就來了,高興之餘又有些遺憾,天幕現将情況告知,隻怕那暴君早有防備。
即便告知又如何,二世而亡此乃天命,人又怎麼可能違背天命,如此想着,便安排人散播流言。
秦太過殘暴,行事有為天譴,而後被天所厭棄,二世而亡,爾等因随我順天,誅暴秦。
雖然秦政府早有防備,用武力鎮壓這次動亂,但這一次還是給其帶去不少的麻煩和隐患。
劉邦和那霸王應是那滅秦之人,秦政府下旨去捉卻沒捉到,他們絕對沒有想到那滅秦之人竟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
劉季還不知道自己因此躲過一劫。
【漢)他穩坐在了鹹陽
封了八個異姓的王
可宮門外的高牆
那刀劍卻已難藏
又是誰尊了儒術
将絲綢運至何處
冠軍侯單槍而入
自司馬手中寫錄
我大漢至了結尾
這滿朝竊國的匪
皆怕那世人的嘴
所以皇帝成了傀儡】
(秦滅亡前期,楚漢之争,劉邦還沒強大前)項羽聽着天幕上歌詞,他很想知道霸王前面那個人名是誰,竟能和他一争天下。
可無奈名字被模糊掉了,問部下都不知,那人是誰竟能取之天下,這人難道還有我厲害。
對此劉邦也很好奇,在他看來項羽英勇無比,天下沒有幾人能與之匹敵,後來範增安排鴻門宴要除劉邦。
他覺得劉邦是天幕所說的人,但被項羽拒絕了,因為他覺得劉邦這樣的人不可能取得天下,天幕所說另有他人。
就這樣曆史又沿着原來的腳步進行了下去,胡亥很害怕,自從天幕說秦二世而亡後,他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哪一天就嘎了。
可天幕又不告知滅秦之人,不然他早把他們給滅了,就不用擔心那麼多了,由于天幕劇透秦二世而亡,那些對秦不滿的百姓在六國帶領之下提前反了。
秦滅之後,重建不是六國,六國之人略有失望,但總體還是高興的,隻要不是那暴秦就好了。
現在還有機會可以重建六國,六國遺黨滿懷希望的打算重建六國,他們注定不會成功,因為大一統是曆史的必然趨勢。
(劉邦實力已經強大)聽着天幕歌曲,項羽不敢去信,最後勝者竟然是這麼一個吊兒郎當的流氓,他以前最看不起的那種人,他想問問天為可如此不公。
隻是一瞬便振作了起來,天不公那又如何,他會用行動向後世子孫證明他并不比那混子劉邦差,史書勢必會為他留下濃重的一筆。
得知自己是最後的赢家,劉邦覺得周圍的一切虛幻了起來,就像做夢似的,劉邦掐了自己一把,痛這一切竟然是真的。
我這個混混竟然要當皇帝,一時之間喜不自勝,他從沒想過會當皇帝,也沒有要當皇帝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可現實是他成為了皇帝,坐在權力最高的位置上,高興一會後,劉邦立馬讓自己冷靜了下來,他現在還不是皇帝,不能太過得意忘形,想是那麼想可眉眼處的喜悅,卻怎麼也藏不住。
除了劉協已經麻木之外,其他漢代皇帝都很憤怒,我漢家的天子豈能容你罷布,可想到漢朝那時已到末尾,心中悲痛不已。
【(三國)到了天下三分
那烈酒定是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