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總結是簡單而繁瑣的工作,交給了剛給Mentor彙報完工作暫時無所事事的實習生。繁瑣的是姜澄還要出道幾年的代表性紅黑貼,為了防止業内惡性追星事件的出現,影視部門最多也隻有博愛粉,對某個明星真愛那種粉絲是一概不允許的。
實習生在影視行業對明星有所偏愛,對愛豆卻連連路人粉都算不上,她硬着頭皮打開各大論壇,先從大名搜索開始看看輿情走向。
實習生驚訝地睜大眼睛。什麼代表性紅黑貼,根本沒幾個正面帖子,黑貼倒是五花八門角度多樣,說是五彩斑斓的黑都不為過。
她手微顫,打開時間最近的一則熱貼——同時也是黑帖,被裡面全方位烏糟的惡心詞語吓了一大跳。
辦公室裡打印機沒有墨,姜澄想着去公共打印機打印文件,推着輪椅慢騰騰滑出辦公室。
沙發上坐了一排人,傻愣愣地看着她,姜澄像活靶子,行至何處都不少目光盯着。
她着實腦子空白了兩秒,才把面前這些長得着實有些平平無奇的男人和藝人名單對上号。
簽在影視部門的藝人9個,都是男人。
裡面有兩個有眼力見的,在姜澄若有所思的時候已經站起來準備幫領導幹活,其他幾個傻的,看前面兩個人殷勤上前,嘩啦啦全站起來,像一排剛支起來的稻草人。
打印機不太好用,難為兩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藝人對着打印機搗鼓半天,終究還是成功把文件打了出來。
9個藝人的主負責經紀人一共三人,姜澄拿回文件,把經紀人叫進辦公室。
說實話,真人這麼九張臉一起站在這裡,她有些臉盲。為了不鬧笑話,幹脆在心裡按衣服顔色編了小藍小黃一幹代号。
她主要想了解一下藝人們簽約後都做過什麼工作,人氣如何。
藍海的藝人運營做得非常差,藝人們簽約時間集中在一到兩年之間,簽後無培訓,更極端的有簽約三個月之後沒有任何工作,連基礎的走穴都沒有。
姜澄一個頭兩個大。藝人運營直屬上司是杭有德,他利用藝人的名額反手撈公司補貼,簽約前完全不管藝人質量,簽約後不管藝人死活。
經紀人們有兩位就是杭有德一黨,自覺天變山塌,回想自己過去白拿工資快活的日子,頓時都夾緊尾巴站着。
隻有一位叫趙洋的女經紀人,還能說一些自己為藝人争取過的工作機會。
大概面試過20部左右電視劇,有的劇組看在藍海面子上,會給一個不重要角色的戲份,有的看藝人發揮,也蹭過一兩個配角。但總的來說,工作含金量奇差。
輪椅略矮于辦公椅,姜澄坐在桌子後不顯得多麼偉岸,但她面無表情,氣壓着實低沉。好在她不搞高層掃視那一套,隻沉默看着部門藝人ROI,數字格外慘淡。
新官上任三把火,無論怎樣都必須嚴肅處理這幾個經紀人,不嚴苛一把,底下的人會覺得她好拿捏,以後還敢懈怠工。
半是演戲半是發自内心,她揉着太陽穴:“把你們去年一整年的工作周報給我找出來,整理一份年度工表表格。”
經紀人們讷讷,有一個還想辯論兩句:“總監,最近幾年國内影視劇的市場行情不好……”
其他兩個人神情各異,趙洋看都沒看他,隻點頭稱是。而另一個杭黨則一臉“你不要命了”地看着他,預感姜澄即将向他開炮。
“哦,”姜澄擡頭,“你當我傻?”
她借機發揮,“啪”一聲把文件夾甩過去。桌子承載滑動的作用,文件夾漂移着,摔到說話那人的腳下。
姜澄往輪椅上一靠:“我知道我的信息你們都摸得一清二楚,跨行,沒畢業,和本家隔得遠……是,這都是真的。那也不用糊弄我到這種程度吧?公司内部從可能有消息到現在怎麼說也過去兩三個月,你真以為我這段時間什麼都沒學,現在什麼都不懂?
“你說行情不好,行情不好和回報率差勁是兩個概念!你敢看看你負責那三個藝人的回報率嗎?一個不到1%,兩個負數!”
藝人ROI起碼也要有個5%,數據才好看,部門上報時必然已經美化過數據,分析結果還這麼難看,可見現實有多麼慘淡。
掌聲單調地響了兩聲,是姜澄在為他鼓掌:“你多大了?需要鼓勵是嗎,能把零做成負數也是經過努力後的結果?部門倒賠錢是部門的榮耀?你的意思是行情不好,所以藝人什麼都做不了,天天待在家裡也算一種努力?”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沉寂,那個開口的人預感到自己将被開刀,幹脆破罐子破摔:“藝人本人各方面素質都低,不适合進入這個行業,我給他找工作有什麼用?市場不認可!他們就吸不到粉!”
“哇偶,”姜澄挑眉,“你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包裝能力不行喽?你是經紀人,不是工作獵頭,真以為自己隻需要給藝人安排點工作就萬事大吉——幹這行都要考證的,你的證呢?備考時知不知道自己本職工作都有什麼?給他們安排什麼工作了?支吾半天說不出來半句,狡辯倒是話多。”
她在電腦上敲了幾個字,轉頭看他,微笑:“我倒挺好奇你工資的,在公司吃白飯,月工資要是比外面格子間裡苦哈哈的普通員工高,你就完蛋了。”
經紀人們從辦公室出來時,表情都有些發懵,他們不再負責任何藝人,進入待崗階段預備重新分配。
趙洋沒說什麼,不負責也不耽誤她觀察業内消息,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她還能繼續工作。
下一批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藝人們,九個人擠在姜澄辦公室,姜澄頓時有種自己在微信小程序的遊戲裡刷新NPC的錯覺。
文件夾還躺在地上,有個藝人看見,随手給姜澄撿了起來。正是打印文件那其中一個。
不知怎的,她突然有些了悟,小時候看的雜志洗腦小故事為什麼會有因為撿一個紙團就被錄取的故事——當同一批人都平平無奇時,有一個表現得好點,分數就會被拉得很卓越。
令她心下依舊不喜的是辦公室裡飄蕩着一股煙味,不知道是哪個煙槍剛抽完煙就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