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潋夫人,呼風喚雨、半步登仙的大狐妖,居然被那麼一個看着就傻乎乎的人類小子給當成寵物撿了回去!!
狐生恥辱。
說出去誰還敢信她是有千年道行的大妖啊。
潋夫人很是怨念。回想起那一天——
那日正是潋夫人與另一位互相看不順眼的妖怪的約架之日。那妖物不知死活前來挑釁,漣夫人可不是什麼脾氣好的,二話不說廢了它的妖丹。
然而自己也受了些傷。
潋夫人原本還不大在意這區區小傷的,奈何那可惡的手下敗将打完了居然在她傷口上弄了些奇怪的玩意,她也沒注意,導緻回族地的時候走到一半傷勢發作變回了原型……
那書生就那麼恰好地過來了。
潋夫人自是百般掙紮。
可她功力大減,真跟一隻野狐狸沒什麼兩樣。人類書生手忙腳亂捏住她後頸,急切道:“哎哎——小生沒有惡意!你别再動了……”
看起來挺傻。
那書生又帶她去找了大夫。大夫在她受傷的地方捏了捏,給上了兩塊夾闆。書生全程在旁邊螞蚱似的蹦跶,簡直跟被按着上藥的人是他一樣。
潋夫人理都不想理他。
也好在遇到個傻子,要不然她真的拼了這一身妖力,也不能叫自己折在人類手裡。
于是相敬如賓地過了半個月多。
因着受了傷的緣故,她雖是想走,但當時約架之事鬧得聲勢浩大,外頭或許還有以前得罪過的仇家守着;書生呢,也勉強算是她的恩人了,她就在這兒多待一會兒,待來日随便找個時機把恩報了好了……
書生姓元,自稱都是元四,不知道究竟叫什麼。
總之,元四郎是真的很笨。說句實話,潋夫人作為大妖也算是閱盡千帆了,笨到這地步的人類實在罕見。
比如元四郎每次出去采辦。
這小子應該不是長安本地人。每回元四郎去民街上買東西,錢袋子總是忘了拿回來——就那麼大喇喇地擱在商販的櫃台上。要是碰上了善良點兒的,下次去會把荷包送還到他手上;碰上不好的呢,就沒有下文了。
就她和元四相處的這十幾天裡,已經看他在不同的鋪子裡弄丢了六七次錢,比散财童子還慷慨。
一看就是死讀書的呆子。腦袋裡缺根筋兒。
若不是潋夫人看這呆子行事看得心裡難受,大發慈悲施了點法術将錢袋子給直接運回宅子裡,恐怕這人過不了幾天就得睡長安城大街上。
…………嗯,其實事實也沒有她說的這麼嚴重。
至少在讀書和詩詞歌賦這方面,元四郎還是有點真才實學的。更何況這人大概也是知道自己做事不靠譜,有時候會寫小紙條提醒自己。沒錢了就隔三差五收拾一番去皇城腳下擺攤,賣些字畫一類,或者幫别人寫文章。
元四郎的字,确實是非常好看的。用他們文人的話來說,就是很有風骨。
總之跟四郎這個人一點兒都不搭。
至于文章詩詞嘛,潋夫人作為一隻妖也看不懂,不過根據每次原四郎擺攤時那些來往墨客的反應來看,約莫還是不錯的。
每每這書生背着那小木案往那兒一坐,不開口說話的話,還是很能唬住人。他也通過這樣的營生賺了不少銀兩。
不過鑒于元四郎還是個散财童子,所以隻能勉強保持收支平衡。
人類書讀得好。也寫的一手好字。聽多了元四郎的自言自語,潋夫人也漸漸摸清楚,四郎原是蜀地的人。家境不錯——在他家中父母去世前。
元四的父母并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人。隻是供得起元四讀書,是小的不能再小的那種小官兒。在二老因某些意外與世長辭後,元四的日子就變得捉襟見襯起來。
至于外祖家……
從他的話中,不難看出,是别說幫襯、就連不扯着他後腿就該感恩戴德的親戚。
元四。他不擅長耕種,也不擅長做生意。也許是因着從小到大的經曆,人也傻乎乎的。
他隻擅長讀書。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
也幸好家中父母阖然離世後,他才中解元不久,算是蜀地那山多路險的破落地兒飛出的金鳳凰。那邊的郡守大人和一些大發善心的鄉鄰,給他籌好了上京趕考的錢。
也許還要加上四郎自個兒買畫代寫書信賺的。
因為這些展現出來的才學,潋夫人本來已對他有了幾分改觀。但元四這個人吧……有時候,真的讓妖啼笑皆非。
元四郎乃是來應考的書生。讀書自然是重中之重。
所以像捧着書苦讀到天明這種事,也時常有。他那盤纏本就被強盜劫掠一空,賣字賣畫賺來的一點錢,除了維持基本的生活外,全被這傻子拿去買了書。
他是什麼書都買的,有寫農時水利的,有名人志士傳記的,還有教人怎麼賭石的。甚至還買了幾本京城時下流行的話本子。
總之,什麼書都不拘,對書攤老闆那是慷慨得很。
這人一旦沉迷讀書還會立馬變鈍,有時要進門卻站在門檻上看了一個時辰,天将黑了才後知後覺的進屋;有時甚至買完書才反應過來,又把這幾日的飯錢都花掉了。
還有一次,潋夫人看見他一邊看書一邊用膳,估摸着是到忘我之境了,吃着吃着手一擡,拿毛筆蘸了蘸菜湯,直接塞到了嘴裡……
據當事妖回憶,在發覺自己幹了什麼蠢事後,元四郎的表情可精彩了。若是能畫成畫像貼門上,準能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