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過了幾日,程氏去京城最好的香料鋪買了六盒上等的香料,花了十兩銀子,又去布料鋪買了六匹好料子,她又繞去自家大哥跟二哥一起開的面鋪。
大嫂呂氏一見到她,忙停下手裡的活迎上來,“連秀過來了,桃子的親事是怎麼回事,好端端的怎麼退婚了?”
程氏說兩人不合适就退了,沒說太多,其實她也不知道烏錦為何要退婚,烏錦在烏家幾乎是主心骨一樣的存在,他們都是聽烏錦的,烏錦決定的事情,他們也幹預不了,對外都是說兩人不合适。
“最近生意怎麼樣?大哥他們還好吧?”
“馬馬虎虎,今日就我跟你二嫂在鋪子裡,你大哥跟二哥這會估計在家歇息呢,這都是什麼?怎麼買這麼多料子?”呂氏看一眼程氏手上拿着的布料,一看就不便宜。
程氏說是烏氏四十五歲壽辰将近,這些都是壽辰禮。
呂氏曉得自家姑子丈夫烏志善的堂姐烏蘭英是整個烏家嫁得最好的人,嫁給三等侍衛納喇氏,納喇一族跟康親王府跟簡親王府都沾點姻親,給這樣的人家送禮一定不能寒碜。
自家姑子其實嫁得也好,至少烏志善是鑲藍旗出身的,如今也升為佐領了,盡管是當妾,但兩個小侄子一出生便屬于八旗子弟,完顔氏又隻生了一個女兒,不比程家的男人,世世代代隻是漢人,一輩子沒什麼當官的機會。
“來都來了,吃碗面再走。”呂氏說道。
“多做幾碗吧,我給我們家桃子她們帶過去當午膳。”
程氏過去鋪子後面跟她二嫂打一聲招呼,她吃面的時候跟她大嫂二嫂閑聊最近家裡發生的瑣事,她兩個侄子跟烏安差不多大,不過他們沒有讀書,讀了也當不了官,連普通牛錄都當不了,早早就在鋪子裡跟着幹活了。
呂氏說道:“烏安聰明,将來說不定比他阿瑪還有出息,對了,桃子既然退婚了,還打算說親嗎?”
程氏回道:“我們家桃子的性子你們也知道,打小就有主意,說親這事主要随她,她要是不願意,我們也勸不動她。”
呂氏歎口氣,惋惜道:“桃子以前多好看啊,要是你們小時候看管好,臉上也不會落下那麼大一塊疤而破相,她的親事哪會這麼不順,說不定憑着好看的臉龐能被選中進宮當主子呢,再不濟也能嫁個王公侯爵。”
烏錦臉上那道疤是七歲時落下的,過年的時候,她一個人出去玩,不知是誰放鞭炮不小心朝着烏錦的臉炸去,導緻烏錦的臉留下去不掉的燒傷疤,現在說這些也沒有用了,程氏快些吃面,怕烏錦她們在鋪子裡挨餓呢,她還得過去給她們送吃的。
臨走前,她塞給她大嫂跟二嫂一人二兩銀子。
程氏兩手滿滿,提着放着打鹵面的三層食盒走去繡秀苑,走進繡秀苑所在半壁街時,她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張宗嘛,張宗就站在繡秀苑門口的斜對面。
自從烏錦跟張宗退婚,聘禮還回去給張家後,兩家人基本上沒什麼往來,她也很少見到張宗,張宗清減不少,身形瘦削,隻見他巴巴地盯着繡秀苑的門口,不知在看什麼。
許是察覺到有人在看他,張宗對上她的視線,什麼也沒說,臉色沉郁地轉身離開,連招呼都不打,程氏覺得奇怪,張宗為何會一直站在那裡,他是不是想找烏錦,來看烏錦的。
程氏進鋪子裡面,先把食盒遞給彩玉,又把買來的香料布匹呈給烏錦看,看還需不需要再添點别的。
烏錦笑道:“不用了,這些就夠了,小娘可是去程大舅他們那?我聞到打鹵面的香味了,是我熟悉的味道,我好久沒吃大舅他們做的打鹵面了,想念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