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究竟是怎麼完成黑吃黑的,就是靠的他這個侄子。】
【事情是這樣的,原本會稽郡守殷通想請項梁和一個叫桓楚的人來統領軍隊,算是他出錢,兩人出力。】
【不過這個桓楚找不到,隻有項梁知道對方在哪裡,于是項梁就假借這一點喚項羽進來,對殷通說是讓項羽去找人,結果項羽一個手起刀落,直接砍了殷通的腦袋,随即項梁便提着殷通的頭,挂上了郡守的官印走了出來。】
【然後在郡守府陷入一片混亂之際,項羽又一連殺了一百多人,竟是就這樣将局勢給穩定了下來。】
完了,項梁又是眼前一黑。
殺了會稽郡守......這倒不是真的算什麼大事。
但放到現在,就實在是不妥了!
畢竟他們現在就在吳中這個地方,除此之外,項梁看了一眼在他身邊的項羽,也不知道是先感歎他侄子竟能一口氣殺了一百多人,還是先煩惱他侄子現在才隻有十幾歲的年紀......就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現在又能幹得了什麼?!
而且處境危險啊......
難保現下那些人不會拿着他們的人頭去邀功又或是請罪去!
項梁現在身邊也算是有點人,可這一點人......
不行,逃,現在就要逃——
來不及多想,聽到這裡的時候,項梁就揪着項羽行動起來,同時暗恨自己沒提前反應過來,要是早做準備,也不至于這麼着急又慌亂,但話說回來,誰又能想到天幕會說這些話,實在是讓人惱怒又憋屈,偏偏又無可奈何......
和項梁想的一樣,殷通在聽到這裡的時候,就想叫人去緝拿那項梁以及項羽等。
畢竟鹹陽那位可還在,現在這造反的罪名他可擔當不起!
不管天幕這時說的話引起了多少動靜,甚至是混亂,但也都影響不了天幕的繼續“發言”,更何況還有更多人是在聽着的。
尤其是嬴政,大概是聽得最仔細的那個。
這項羽,還有那個劉邦......
【一口氣,殺了一百多人,項羽的能力和性格,大概在此時就已顯現。】
【不過還是要先說項梁,在殺了會稽郡守,穩住局勢之後,項梁召集人馬,并沒有着急去攻打其他地方,而是又收服了會稽郡的下屬縣城,聚集了八千精銳,随即還是沒去摻和造反的事,而是繼續掃平周圍的縣城,這是個挺聰明的做法。】
【畢竟項梁起兵沒多久後,陳勝那邊的起義就失敗了。】
【所以項梁這步棋走得很對,他一直在穩中擴張自己的實力,并且一直都還算順利。】
【例如到東陽縣之前,那裡已經彙聚了一批規模不小的造反力量,一位不知名的青年殺了當地的縣令,聚集了上千人,而後推舉出了一個叫陳嬰的人來當他們的首領,但陳嬰自己不敢領頭,于是在又繼續彙集了東陽縣兩萬人的情況下,歸順了項梁。】
【這位陳嬰也是個重點人物。】
【重點在哪?——主要是他命挺好,畢竟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最終能吃到福利又能得到善終的可沒幾個。】
又來了。
天幕話中的信息。
“得到善終的沒幾個”......
就連正忙着“奔命”的項梁都不禁擡頭看了眼天幕——
成者王,敗者寇,所以最後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嗎?
有人不禁喃喃“權力的遊戲”這幾個字,随即又歎息着搖了搖頭,這可真是......過于形象了。
【項梁的實力又一次擴張,而後他繼續向老家的方向挺進。】
【為什麼呢,因為那裡可是彙聚了反秦力量的總根據地,而且項梁腦袋上頂着他爹的光環旗幟,項燕又是楚國的抗秦名将,想要将楚國這杆大旗扛起來,當然要結合天時,地利,以及人和這幾點,顯然,去往老家的方向,項梁也做了正确的決定。】
【因為在那裡,他又得到了項莊,項伯,以及其他項家人的助力,實力再次迎來了進一步的擴張。】
【這個時候,項梁帶領的起義軍,已經成了東南地區的一大勢力。】
【名氣響了,自然更有人上趕着來投靠——】
嬴政不由得捏了捏眉心,他這秦國,到底有多少造反的人?
不過總的來說,現在知道這些人的造反苗頭,總比之後出事了的好。
感謝天幕,讓他有提前做準備和行動的機會,甚至有些人的人名和地點都點了出來,就是要找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
但比起嬴政,顯然被天幕提到名字的大多數人都滿心戚戚,心驚膽戰,恨不得上天堵住天幕的嘴!
尤其是有野心和身份敏感的......
要是他們知道什麼叫ptsd,大概就知道此時聽天幕提起“有人”這幾個字的時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心情了。
又來一個造反的,行了,誰啊?
早死早解脫。
【這人就是英布,也是很重要的一位。】
【亂世造英雄,英雄不問出處,英布的出身大概就屬于這一種,他不僅受過黥刑,還被帶到骊山去當役徒,修築秦始皇陵,不過大概也正是因為此,英布在這其中結交了許多刑徒的頭目等等,甚至其後還率領一部分人逃到了長江中,成了盜匪團夥。】
【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英布便覺得,隻在江上做大盜沒什麼意思,不如去已然處于亂世之中的中原闖一闖——】
【于是他先是找到了番陽縣的縣令吳芮,娶了吳芮的女兒後,又帶領吳芮手下的幾千人北上攻秦,之後不僅在清波這個地方打敗了秦軍,還曾短暫收複了陳邑這個地方,再之後,聽說項梁平定了江東會稽地區,就帶着自己的人趕來投奔了。】
【這時候,項梁所率領的軍隊,總計兵力已經到了大概六七萬人之多,駐紮在下邳這個地方。】
【讓我們在這個時候再記住一個人——韓信。】
【在項梁渡過淮河後,韓信在這時也仗劍前來投奔,成為了項梁麾下的一名小卒,但之後在楚軍一直都沒有展露聲名。】
【所以說啊,有時候都是靠命,明明有些人開局就是很好,連助攻都給了,可結果呢,啧啧。】
【可見“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當真是沒錯。】
“助攻”這個詞雖然沒聽說過,但好像大緻能夠猜到是什麼意思。
所以這英布和韓信兩人,能力非常強?
又能強到什麼地步呢?
此時被天幕提到的幾人也是一時都怔然難言,又想繼續聽下去,又有些憂心自己今後的“命運”......可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能被天幕提到的又有幾個?若當真是那秦末的亂世,他們這些人出現在其上,何嘗又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名聲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