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這宮人就被沖進來的禁軍一刀砍死在地,緊接着沖進來一行十餘個禁軍,氣勢浩大,仿佛這裡面歇的不是當朝天子,而是監獄裡即将行刑的囚犯。
“你們是誰的人,是要造反麼?!”景帝厲聲怒喝着,身子卻承受不住的咳個不停。
随着屋内最後一個宮女被殺死,領頭的禁軍悠悠道:“皇帝陛下,這話說得就不對了吧,我們這叫兵谏,誰讓你識人不明偏聽偏信的,不過你放心,隻要你好好配合,這命還是能保住的。”
“大膽,怎麼跟陛下說話呢?”
身後傳來一道清麗的聲音,接着有兩位衣着華貴的麗人進了宮門,一個面若芙蓉峨眉婉轉,一個柳葉秀眉端莊大氣。
剛剛出聲的正是前者,她笑意盈盈的看着面前驚異至極的年邁君王。
眼見他目光偏移到她身後另一位麗人身上時,再也抑制不住的驚怒道,“賊婦……你竟敢挾持皇後!來人,給我把這群犯上作亂的逆賊拿下!”
皇後看着脖頸側閃着寒光的刀刃,指尖輕顫後全然閉上了眼。
周圍一片寂靜,片刻後才傳來宋貴妃抑制不住的笑聲,“陛下呀,你還真是老糊塗了,若真的有人,怎麼會等到現在?來人,好生把陛下帶走,不要——是誰?!”
她話還沒說完,隻見旁邊挾持皇後的禁軍突然手腕一抖,刀刃随之跌落,電光火石之間被挾持的那個人就成了她!
“誰說沒人。”
話音剛落,外面走進一位穿綠袍的年輕官員,屋内一時都沒人認出他是誰。
他帶着幾十名侍衛将四周包圍,随後高聲命令道,“拿下!”
周遭情勢霎時翻轉。
九月廿一淩晨,江翊命八百精銳守衛皇城四周三處城門,自己率親衛于南側神武門處攔截已攻進去郭為,在勸說無果後清剿逆賊。
正在兩人難分勝負之際,本應跟随禁軍圍堵皇宮的北衛軍突然出現。
“你要的聖旨,我拿到了,當然,還有太子殿下的聖旨,你看夠不夠?”江翊将東西摔到郭為面前。
郭為頓時明白皇宮内已被控制住,如今已是困獸之鬥,他握刀的手背青筋暴起,咬牙片刻後,突然看着江翊大笑起來,“……看來是你選對了。”
“不是我選的,”江翊指了指天,“天道如此。”
郭為死于神武門下後,蕭司珉仍不甘心,在宋明昊派來的死侍掩護下,率剩餘人馬殺到皇宮内太和門下。
他現在什麼不願想,他忘不了那日蕭司臨最後扔下的那句話,忘不了他諷刺不屑的态度,更忘不了是誰把他逼到了如今這個地步。
滿腔仇恨之下,他恨不能手刃蕭司臨,抱着魚死網破的念頭一路沖到這裡,卻不知城門上早已被江翊收回的北衛軍把守。
亂箭齊發下,蕭司珉被不知從何而來的箭射殺,一擊斃命,身後的叛軍本已失了信念,見狀頓時亂作一團,沒掙紮多久就繳械投降。
九月廿三,監國太子蕭司臨主持大局平定混亂。
憤怒與驚懼的雙重壓迫下,景帝本已不堪重負的身子徹底承受不住,在蕭司珉被射殺僅三個時辰之後駕崩。
次日,太子蕭司臨順理成章登基稱帝,隻是有些奇怪的是,按國朝舊例,本應于先帝駕崩次年改元的他,在即位後不久便下令改年号為明貞。
當然,這是後話。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叛亂很快被平定,城中百姓沒有大的傷亡。
隻是這場曆時三天卻轟動天下的驚變,或許在後世的史書記載中,隻能稱得上一場騷亂。
剛剛下了一場雨,雨停之後,太和門外的空氣中仍能聞到殘留的血腥味。
這是雨水沖不掉的濃重氣息。
年輕的新皇站在城樓上望着,想到了他父皇駕崩前的場景——沒錯,當時他就在現場,甚至是唯一在場的那個,因為宮門外留守之人都已經被殺了。
隻有他自己,見證了這一國君主的離世。
皇帝臨終之際,突然看着他說,“朕之前沒看出來,你有這般手段,”
“兒臣的手段比起父皇,自愧不如。”蕭司臨道,“至少在心狠這一點上,兒臣難與陛下相提并論。”
“你、”景帝的每一個字都說的艱難,“……是在為你母後鳴不平,還是為你自己?”
蕭司臨看着面色暗黃神情恍惚的皇帝,“兒臣沒什麼委屈的,也不敢奢望父皇的憐愛,隻是——”
他的聲音終于抑制不住的起伏激動,“隻是母後沒有對不起你,你既當初對她無意,為何要迎娶她?你既為了戚家的勢力迎娶了她,為何不能從一而終善待她,哪怕,哪怕是做戲也好……可你沒有,你利用完其戚家後又心生忌憚,毫不猶豫的舍棄了她!”
長久埋藏在心底的怨惱一旦破開了口子,便徹底爆發出來了,他聲音冰冷,咬牙質問道:“或者你是有情的,不過是都給了旁人,隻是你念着你的發妻,我母後何辜!?”
鼻尖的血腥氣越來越重,在潮濕的空氣中蔓延膨脹。
蕭司臨閉上了眼,直到聽到身旁腳步聲響起,這才再次睜眼。
“臣有些不懂陛下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