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頭也知道按規矩是得交給大房管,但心下肯定不得勁。
這管家權在手,他們這些下人辦差有油水也順當,以後怕是沒這好事了。
二太太在喝梨湯,她是一點都不急,就小金氏的樣子,能不能管好還兩說呢。
朱家後宅又不是她娘家的商鋪。
做過管理的人都知道,其實真正高明的管理是潤物細無聲,讓各處銜接順暢,往來不出纰漏。
一個運轉成熟的系統,其實不用多管什麼,維持原狀就是最好的。
朱家這一房的後宅,老夫人接手的時候就慢慢理順了,二太太接手後根本沒改老夫人的規矩,處處敬着老夫人,這麼多年下來,婆媳也相得。
二太太也把自己的人分在了各處,這是老夫人允準的。
小金氏是哪根藤上的瓜?她進門才兩年,就鬧着管事,你連下人之間的關系都鬧不明白,你管個得啊。
二夫人樂得看戲。
朱家再如何,那也是何家的主子,主子們心裡不如意,下人也是不知道的。
何家就在興興頭頭等着見主子領賞賜。
男人家是男主子見,女人家就去見老夫人和二太太。
何老太太過來接何意,見她穿着新襖子,小辮子上紮着紅頭繩,小臉被一圈毛領子圍着,很是可愛。
何老太太翻開孫女的衣服,見裡頭是兔毛,頓時點了點頭,小兒子一家心裡有成算是好事。
何老太太帶着小孫女去朱府。
他們當然不是從正門進的,沒那資格,是從小門進,先去倒座裡等着,等裡面傳話了才能進。
這個倒座裡等着的都是莊頭管事們的女眷,也就十來個人,帶孩子的隻有何老太太一個。
不是她們不想帶,而是自家孩子不能帶到主子跟前去,第一個一定得小,大了,男孩子是肯定不能去後宅的,大女孩子帶進去你想幹嘛?
然後要耐得住性子,不吵不鬧,聽得懂話,讓幹什麼幹什麼,主子問話能清楚回答。
自家孩子自家知道,在家也是皮猴一個,隻見了生人,那完了,隻曉得往大人後頭鑽,問話一字不答。
而小孩子家,能見人的真不多。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何意,然後也都笑着問話,何意按何老太太的提點叫了一圈人,就安安靜靜坐在何老太太身邊,等得時間長也不見焦躁搖晃。
這些人吃了午飯就來這裡候着了,吃的還都是清淡食物,就怕帶了氣味給主子聞着,然後惹得主子不喜。
不知道過了多久,裡面才傳話,讓莊頭娘子管事娘子們進去了。
大家馬上整理頭發衣服,然後排隊跟着小丫頭往裡走。
何意是孩子,不用像大人們這樣拘束,她們都半垂着頭,兩手也垂着,步伐統一向前,絕不會東張西望。
何意跟在何老太太身邊,倒是能擡頭看景。
冬日裡也沒有什麼景色可看,這夥人沿着廊檐進去,七拐八拐的,過一道又一道的門,何意隻見庭院深深。
終于到了老夫人的院子裡,她們這些人可不能立馬進去,還得等,還等候。
不過老夫人的院子裡有不少梅樹,如今正盛開着,那一樹樹紅梅讓這院子裡都顯得熱鬧喜慶。
紅梅都種在大盆子裡,這些盆子,怕是得三四個人才能搬動。
又候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得到通知,可以見主子去了。
一行人又是低眉斂目往偏廳去了,一進門,暖香撲鼻。
婆子媳婦們跪了一地,何意也跟着跪。
然後老夫人叫起,大家窸窸窣窣起來,紛紛落座,老夫人就開始一一問候,莊頭娘子管事娘子們一一回話,開頭多是說“有賴主子恩典。”
何意打量了一下這偏廳,老夫人身邊有一個年輕女子,一副太太打扮,臉上笑意吟吟。
何意聽大家稱呼她二太太。
後宅女眷,基本說的都是家常事,家裡幾個孩子,如今在哪兒當差這些。
老夫人得空一瞅,“咦,怎麼那裡有個小姑娘啊,莫不是我眼花了?”
何老太太笑着站起來,何意跟着站起來,老太太道,“回老夫人話,這是奴婢家的小孫女,帶進來給老夫人磕個頭。”
待老太太說完,何意就上前,結結實實給老夫人磕頭,到這個份上了,她再别扭就是自找沒趣。
何意道,“見過老夫人,祝老夫人康健長壽,松鶴延年。”
“見過二夫人,祝二夫人青春常駐,萬事如意。”
老夫人和二太太都笑了,老夫人道,“快過來快過來,讓我仔細看看,同喜家的,不是我說,這麼個漂亮伶俐的丫頭你就藏在家裡,不給我見,難道我和你搶啊!”
何老太太一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