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長平和燕長安年紀小,還沒有打扮俊俏的意識,美滋滋地換好了新衣服,就随着爹和姐姐一起去參加明康帝的壽宴了。
在快到設宴宮殿的門口,燕長甯看到了孫蘊及孫夫人等候在那兒,像是來了很早,專門在等待他們忠王府一家似的,很快就迎了上來。
“王爺。”孫蘊向忠王作揖,他是陪夫人等着的,夫人一心想向忠王和瑤樂郡主道謝,怕待會兒進了宮,找不到機會。
孫夫人向忠王屈了屈膝,目光就奔向了燕長甯。
作為曾是燕京第一美人宋氏的女兒,燕長甯的相貌無疑是非常出色的,隻是她彪悍的身手與驕縱的脾氣給人的印象更深刻。
孫夫人從前不敢主動攀交,如今卻覺得燕長甯哪哪都合她心意,彪悍成了巾帼不讓須眉的英烈,驕縱也成了活潑率真的可愛,至于與那些與纨绔混迹等出格的行徑也成了不拘一格的特别。
一個人一旦瞧另一個人順眼了起來,簡直偏心得可怕。
“臣婦見過郡主,多謝郡主那日出手相助。”孫夫人面帶感激道。
“舉手之勞,不足挂齒。”燕長甯讓她不要這麼客氣:“煩累夫人每日親手做吃食,才是真心過意不去。”
“哪裡,郡主不嫌棄就是臣婦的榮幸。若不是郡主,臣婦與夫君恐怕今日就不能站在這兒了。”孫夫人面貌和善,道起謝來臉上也盡顯真誠,讓人覺得如沐春風。
雙胞胎世子這些天忙着讀書,雖然不清楚其中發生了什麼,可是對于經常給他們送各種食物的孫夫人印象非常好:“你就是那位孫夫人嗎?”
孫夫人點頭,臉上的笑容加深:“正是臣婦。”
“那謝謝你哦!你包的餃子太好吃啦!”燕長安舔了舔嘴巴,心裡還是渴望孫夫人能進忠王府做廚子的,可惜父王和姐姐說不行。
能得到燕世子的誇獎,孫夫人莫名覺得感動:“兩位世子有空來孫府做客,臣婦定為你們親手張羅更好的飯菜。”
燕長平一聽,忙不疊點頭道:“一定去,一定去。”
“夫人怎麼不帶公子和小姐進宮?”燕長甯見他們身邊無一子一女相伴,不由問道。
明康帝壽辰曆年都允許正五品以上官員可攜帶家眷,因而不少臣子都願意帶子女進宮見見世面,有的甚至借此相看結親。
孫蘊和夫人有一個長子和三個女兒,出嫁了兩位,還有一位女兒和自己差不多年紀,卻不見她的身影。
孫夫人含笑的面容浮現出一絲憂郁:“青兒本是要随我們一起進宮的,可前日貪涼,受了寒,大夫說了要休養,他哥哥便也留在府裡照看她了。”
“原來是這樣,正值入暑,更要注意身體才是。”燕長甯想到太子每逢寒暑,都要病躺在東宮幾回,很是憂心忡忡。
孫夫人覺得和燕長甯交談有種超越了年紀的熟稔和親切愈發覺得她的性格并非如表面張揚,實則很細心沉穩,頗有長者風範。
孫夫人不由在心中更加地憐惜她與雙胞胎世子失恃的遭遇。
今日往來赴宴的人絡繹不絕,看到孫氏夫婦圍着忠王一家并不覺得奇怪,以前孫蘊對忠王不假辭色,可人家現在也許是所求呢?做人還是要看形勢的。
盡管有些人内心有些不恥,但當面絕不敢多說什麼。
因為誰都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說不得他們也可能會有需要求助忠王的一天。
哪怕是一直飽受忠王“欺淩”的文官禦史,心裡對忠王在明康帝跟前的地位還是很清醒的。平時敢參忠王的歪風邪氣,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要是忠王哪天願意請他們吃飯,他們也會給面子的。
相互寒暄了幾句,孫夫人當面道謝的目的達成,便想退後幾步,請忠王一家先進宮。
忠王不講究這個,孫蘊願意敬着他,他就大大方方地受着。
燕長甯卻過意不去,主動道:“夫人一起進去吧!”
孫夫人見她不似客套,猶豫了一下,便應了。路上還可以再說說話。
燕長甯今日穿得是紗織的曳地長裙,裡外共三層,看着累贅,但與以前繁瑣的鳳服比,已經算很輕簡了。
燕長平和燕長甯撥開青甲她們,一左一右,替她提裙擺,絲毫不覺得吃力。
就這麼一路進了宴殿,惹來不少年輕男女豔羨的目光。
男子純粹是被燕長甯的色相給驚豔到了,以前瑤樂郡主雖然也好看,卻是讓人承受不來的好看,沒人敢多瞧,因為指不定下一刻鞭子就會抽到他們的眼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