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記憶以來、一直到今天,仙羽都生活在某個坐落于山上、且幾乎被群山所包圍的奇妙村莊之中。
村莊的名字是“天雨村”。
雖然是到近乎與外界音訊不通的偏僻所在,但這附近的自然物産卻十分豐富。
由于日常大部分所需之物均能自給自足,村民與外界聯絡的需求,也就不算強烈。
村民手中雖然也有金銀之類的貴重物品可以充當貨币,但物資在人與人之間流通時,卻并不會精确地進行金錢方面的計算。
在村子裡,東西從這個人轉到那個人手上時,往往與贈送無異,受贈者也是以人情、或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回報贈予者的。
隻有遊商、貨郎一類的外來者進入村莊時,金銀貨币才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不過,偶爾也有外來商人與手頭缺少金銀的村民,依靠以物易物的形式,完成交易的情況。
無論是使用金銀作為貨币購買商品、還是與商人以物易物,仙羽都沒有什麼興趣。
對仙羽來說,獲得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東西的經驗相當稀少,她也不太理解購買那些身外之物的意義。
這或許與仙羽很小的時候便是孤女,幸好生活在并不缺乏資源的村中,依靠遠親鄰居的照拂才平安順遂地長大,因此缺乏物欲有關吧?
但性情淡泊,也可能隻是仙羽天生的特質,與她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至親疼愛,并無絕對關聯。
成因為何并不重要,總之,仙羽對購買或是交換珍奇華麗的商品毫無熱情。
即使在天雨村裡,仙羽也算是“什麼都不想要”的典範人物了。
因此,當有新的遊商來到天雨村的時候,那一天,本來也應該與之前一樣,是與仙羽毫無關系的一日才對。
(總覺得……好像有什麼聲音在呼喚着我。而且,一旦注意到,就讓我心神不甯……)
(可以确定的是,那并非是人類的語言,呼喚的也不是我的名字。)
(但那聲音若有若無地傳入耳中的時候,就是忍不住想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以前,在貨郎、遊商一類的外來者進入天雨村的時候,仙羽别說和他們打交道了,就連路過看他們一眼的經驗都十分稀少。
而且,就算仙羽對他們帶來的商品感興趣,她也根本沒有帶金銀貨币、或是通常可以交給商人用來換取商品的物品,而是空着手就出門了。
(空手出門的話,就能保證肯定會“什麼都不買”吧。)
即使過去從未有過購物的經驗,也不影響仙羽默認自己經不起商人的誘惑,可能會忍不住買下自己不需要、甚至不想要的東西。
這樣一來,空手出門去見遊商這件事,也讓仙羽感到安心。
在這種情況下,對某種呼喚難以忽視的仙羽,便心有所感,鬼使神差地走出了家門。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要出門看看呢?)
(呼喚我的,是“那邊”傳來的聲音嗎?)
奇妙、近似音樂的缥缈聲音,若有若無地傳入仙羽耳中。
那種聲音,明顯不同于以往的貨郎遊商們,招攬生意時常常使用的撥浪鼓、或是其他玩具類樂器的聲音。
仙羽一離開家門,就聽得更加清楚了。
仙羽能聽出那種聲音的位置,就在自己家的稍遠處。
那是一種和諧、清脆而透明的悅耳聲音。
不過,規律性過于強烈了、而且十分單調,長時間持續着雷同的音調,令人感到無趣。
這種聲音并非是出于人類的演奏,聽清之後,仙羽很容易判斷出這一點。
但是,這種聲音聽起來又過于奇異美妙,像是出自某種樂器的鳴唱。
這種連演奏者也沒有的旋律,是如何持續下去的?仙羽感到十分好奇。
(……找找看?)
一産生這個念頭,仙羽就不由得循聲找了過去。
(這就是……“車”嗎?)
之前,仙羽也不是沒有見過名為“車”的存在,但造型都與她此時所見到的這種“運輸工具”大不相同。
當然,也沒有人告訴過仙羽,面前的奇異之物的名字。
但仙羽毫不迷惘地認為,她所目睹的東西,顯然是名為“車”的“運輸工具”的一種。
這理應名為“車”的“運輸工具”,造型頗為奇特。
一眼望過去的焦點,是一張金屬的大号平闆。
這張大号平闆長約丈許、寬約六尺多,高度大概在仙羽的腰部左右。
在大号平闆的上方,整齊而緊密地擺放着稱之為“堆積如山”也不算誇張的各種商品。
而在大号平闆的下方,則以仙羽難以理解的設計思維,安裝了八個金屬所制的巨大輪子。
除此之外,大号平闆的一側,還安裝着将仙羽吸引過來的某種物品,也就是她判斷為某種樂器的東西。
那樂器有着高約三尺多、外側整體看來近似三角的形狀,但構成的線條卻呈現出柔軟的流線感的奇妙造型。
柔和三角形樂器的内部,基本是中空的,但卻鑲嵌着幾十根細長而又結實的平行絲線。
(這些絲線……竟然根據材質分成不同的幾組?)
即使這些不起眼的絲線十分纖細,就連顔色也相差不大,但仙羽還是注意到它們竟然并非以相同的材質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