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仙羽這才恍然大悟,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我這才明白你為什麼這麼難解釋了。如果是我的話,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才比較好呢……”
(不過,我又想了想,其實如果知曉原理的話,這種解釋也不難想到吧。)
(司甯為什麼會想了這麼久,才想出這種解釋呢?感覺他有點兒笨啊……)
盡管仙羽這麼想,不過她倒是沒有鄙夷司甯的意思。而且,她也根本不在意這件事。
“當時下雪了,沒有機會帶師尊去那裡看熱鬧。不過,現在可以在這裡‘亡羊補牢’,帶師尊來這裡逛了。”司甯說道,“走了,師尊有什麼想買的東西,就告訴我一聲吧。如果我聽到了,就會停下來。”
(是這樣嗎?但如果聽你這麼一說的話,我會感覺很害羞……)
“我知道了,走吧。”仙羽以貓咪般輕柔的聲音回答。
司甯聽了仙羽的回答,真的抱着她,就這樣進入了“鬼市”。
在司甯踏足“鬼市”的一刹那,世界的模樣好像都因此改變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仙羽不記得之前世界的模樣。
因此,仙羽隻是感覺到周圍環境有所改變,卻不記得究竟改變了什麼。
這真是讓人有些遺憾的事情。
不過對立刻被改變後的世界吸引的仙羽來說,這些倒也沒有那麼值得她在意。
“嗚哇……”仙羽發出輕輕的叫喊聲。眼前的景象,真是她所未曾見過的世界。
在“鬼市”裡,到處都點着各種顔色的“燈”與“燈籠”。
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常見的顔色,以及混合的顔色,在“鬼市”中的“燈”與“燈籠”中仿佛都能找到。
那些“燈”與“燈籠”的造型,也五花八門。其中有一部分,甚至猶如藝術品般精美絕倫、令人感到賞心悅目。
但無論點上多少盞,仿佛都不會讓這裡真正明亮起來。
該怎麼描述“鬼市”裡的環境才好呢?
明明這裡有那麼多充足到過剩的光源,仙羽卻怎麼都看不清裡面的“商人”與“遊客”的外貌。
雖然仙羽的視力并不是特别優異,但她可不覺得看不清楚這些人,是因為她的眼神不好。
仙羽認為,她看不清這裡“商人”與“遊客”的外貌的原因,是由于每個“人”都是那麼“黑”導緻的。或者說,與其說“黑”,不如說“虛無”吧?
結果,在“鬼市”裡走了将近一盞茶的時間,仙羽卻連一個“人”的模樣都無法辨識。
這裡有着琳琅滿目的光源,映射出五顔六色的光。即使不能說是燈火通明,卻也算得上是流光溢彩了。
但是,遍布這裡的光線,卻好像隻能照亮景物、無法照到“人”的臉上,就連“人”的身形,仿佛也隻能照出模糊的顔色與輪廓。
這樣一來,仙羽就分辨不出來她與司甯之外、任何“人”的模樣了。
在仙羽的感覺中,其實就連她和司甯的形貌,也是無法被照亮的。
這裡的光線,好像從根本上就不是為了照亮“人”而存在、甚至故意設計成從功能上就無法照亮“人”也說不定。
司甯一直把仙羽抱在懷裡,這樣的做法固然有些奇怪,但就策略來說卻毫無錯誤。
如果兩人不是以這樣絕對不會失散的方式聯系在一起的話,就缺乏應對突發意外事件的措施了。
若是在“鬼市”中遭遇到“人”流的沖擊時被沖散開來,導緻兩人的距離過遠的話,即使是仙羽,也沒有能通過視覺辨識找回司甯的自信。
換句話說,這意味着在“鬼市”中,仙羽甚至會連最重要的同伴·司甯都辨認不出來。
(也許司甯有辦法辨識彼此吧?)
仙羽想起兩人手上的紅線,多少安心了一些。
如果不堅信“即使自己認不出司甯,司甯也有辦法找回自己”這一信念的話,仙羽就會對在“鬼市”中失散這件事,感到更加恐懼。
仙羽想過要問司甯能否如她想象中一般做到這件事,但最終還是由于某種擔憂而沒有問出口。
為了消減自己的這份隐憂,仙羽反而将注意力轉移到了眼前諸多的“貨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