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詩人盤點從解綁李杜開始 > 第2章 立春(二)

第2章 立春(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除非……

除非,這小娘子與他壓根兒不是同處一代的人物!

李白的意外沒有持續多久,概因這光幕甫一現世,便說得明明白白:“百代成詩”。誰說天底下隻能有大唐之人才能得到這番機緣呢?既敢擔這百代之名,自當有萬朝詩歌來和。

倒是自己狹隘了。

他笑着搖搖頭,摒棄掉先入為主的舊觀念,接着聽下去:

【那就讓我們借着這股萬物生發的東風,一起來看,究竟是哪首詩會成為出現在《四時有詩》的第一首作品呢?】

被也好娘子這麼一說,他不禁跟着起了興趣。盡管依照小娘子所言,詩詞先後并非以高低而論。可立春既是節氣之首,若能占得先機,出現在第一首的位置,不拘是誰的詩,絕對不同凡響。

好在,小娘子無意故弄玄虛,爽快地揭曉了答案: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第一首詩或許算不上多麼出名。但我相信,不論你身處何地,隻要讀過它,就一定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江南春景所打動。】

【立春第一首:《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随着詩名的揭露,光幕上的小娘子身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淡雅畫卷。伴着文也好的輕吟低誦之聲,紙上漸次出現了一行詩作: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與詩句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幅幅水墨畫。寥寥幾筆,便将一個遠離故鄉、四處奔波的遊子勾勒得活靈活現。詩人分明是宦遊江南,他此刻則身在蜀地。但同樣因背井離鄉而生的淡淡哀愁,讓李白神色微怔,下意識地聯想到了自身際遇。

視頻裡的文也好可不知他的情緒變化,自顧自地往下道:【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頃刻之間,光幕又發生了變化:絢爛雲霞自海邊冉冉而起,暈染開一片動人顔色。随着東風的到來,江南也漸漸呈現出梅紅柳綠的春日景象。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此句一落,江南春景更盛。黃莺立于柳樹之上,歡快鳴叫,水中浮萍亦在陽光的映照下愈發青翠,光流影轉,美不勝收。此番景象,讓尚未遊至江南的李白瞧得目不轉睛,暗暗盤算起了接下來的行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畫面又回到了原先的遊子身上,再不見春景。視頻中,低沉古樸的歌謠被友人哼唱出來,同時勾起視頻裡外兩位遊子的思歸之情。

詩歌已經吟罷,文也好再度在光幕上現身:

【這首精妙的五言律詩出自唐朝詩人杜審言的筆下。】

唐朝?李白暗暗思忖,這般生疏客套的稱呼,足以見也好娘子果然并非唐人。

【說起杜審言,大家或許不算熟悉。可要提到他的後人呀,那可真是家喻戶曉了。】

不熟悉?聽了這句,李白眉眼一跳。自唐以來,前有“初唐四傑”,後現“文章四友”。這杜審言之名,即便自己久居蜀地,亦是有所耳聞的。也好娘子竟說這樣一位人物不為大衆所熟知,那他的後代,該知名到何種程度才行?

【既然姓“杜”,想必聰明的你們已經有了猜測。沒錯!大名鼎鼎的杜甫,正是這位杜審言之後。】

【杜甫是誰?那可是與詩仙李白并稱“李杜”的詩聖!但凡學過詩的人,就沒有不知道他倆的吧?】說到這裡,文也好的情緒愈發高漲。

即便隔着光幕,她眼底的熾熱光芒都快要将李白點燃了。

可在萬丈豪情起的同時,他不免生了困惑:也好娘子……所言何意?

莫急,讓自己捋一捋。

一言,“但凡學過詩的人,就沒有不知道他倆的”。可見他與這位小杜郎君成就斐然,已經厲害到凡學詩歌,必誦李杜的地步。

二言,“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兩人并稱”。可斷後世之人會尊他“詩仙”,會尊小杜郎君為“詩聖”。

“詩仙詩仙……詩中谪仙人!”李白想通其中關竅,顧不得還有艄公在舟上,放聲大笑,“好評價!我喜歡!隻恨不能當面得見,否則李十二定要與也好娘子共浮一大白!”

【當然,李白也好,杜甫也罷,這兩位的詩歌後面自然不會落下。】文也好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悄無聲息地又挖下了一個新坑。她這句隻是宕開一筆,很快重回主題:

【而在《四時有詩》系列視頻中,希望大家能将這些口口相傳的并稱或齊名暫且抛開,與我一同專注于詩人作品與傳奇經曆。】

這話說得中肯。

李白情不自禁地點點頭,文人并稱的現象自古有之,并不算稀奇,往前還能追溯至“屈宋”。不過同為詩人,他自然希望旁人更加關注自己的作品。

不過,想起剛剛一閃而過的名字,他下意識地念出聲:“杜甫……”

既是“大名鼎鼎”,可李白怎麼從未聽說過這号人物?倘若不是因自己太過孤陋寡聞,那也好娘子能不能解釋一下,這位與他并稱“李杜”的小杜郎君,究竟是何方神聖?

-

南宋隆興年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