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也确實是這樣,聰明懂事的黎曉一直都是這所兒童福利院中被報道的典型,從小就被拉着拍照和向各個愛心機構、團體、個人表示感謝。
不管資助者的本意是真心還是作秀,黎曉都實打實的獲得了幫助,他發自真心的感激,也不反感配合資助者接受采訪。
從被一句一句教說到侃侃而談,随着年齡的增長,黎曉表現得越來越從容和成熟。
而成熟懂事的另一面,就是過早的失去了屬于孩子的天真和快樂。他早早地學會了隐藏自己的真實情緒,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形象來面對大衆。
15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改變了黎曉的人生。
還記得車禍後睜開眼睛的那一天,他的眼前站着一位外國人樣貌的護士姐姐,說着自己聽不懂的語言。
當接過對方遞給自己的水杯時,他震驚的發現自己伸出的是一雙屬于孩子的小手,15歲的自己不該有這樣一雙小手。
匪夷所思的事情就這樣發生在了自己身上,兩起同一時間發生的車禍,自己的靈魂跨越萬裡,從中國來到意大利,在一個9歲的男孩身上蘇醒。
他沒有獲得那個孩子的記憶。
陌生的國家,陌生的語言,一切都是未知的。
于是他隻能沉默地扮演一個在車禍中失憶的孩子,帶着适當的戒備,聽從陌生人的安排。
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對自己現在的身份也逐漸了解。
菲諾·卡布裡尼,父親是意大利人,母親是中國移民的後代,一家三口生活在米蘭。
車禍發生時父母當場去世,菲諾被送往醫院後昏迷不醒。
父母去世後,菲諾徹底成了孤兒,連一個能接過撫養權的親人都不存在。
于是他在治療結束後被送去了米蘭的兒童福利院,父母留下的财産由政府相關部門監管,等到菲諾成年後依法繼承。
重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發生在自己身上,這讓菲諾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有一種不真實感,他迷茫又不安。
可生活總要繼續下去。
他謹慎地觀察這個陌生的國度,學着接受不同的文化,努力去融入當地的生活。
他做得還不錯。
尤其是在踢球之後,足球場上的歡樂與痛苦統統與輸赢挂鈎,他奮力地奔跑着,拼搏着,赢球時有發自内心的快樂,輸球時的痛苦也非常純粹。
沉重的四肢、急促的呼吸、強烈的心跳都讓他感覺好極了,這是自己真實地活着的證據,他逐漸從重生的迷茫不安中解脫出來。
保羅·馬爾蒂尼是菲諾與足球結緣的契機。
1998年夏天,法國世界杯的熱浪席卷了整個世界,像意大利這樣足球氛圍濃郁的國家隻會更加狂熱,連兒童福利院裡的熱門話題,都圍繞着意大利國家隊在法國世界杯中的表現展開,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孩子,都湊在一起觀看世界杯。
于是,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的菲諾,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馬爾蒂尼,對方正以意大利國家隊隊長的身份出席一場新聞發布會。
盡管還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可沉默時威嚴堅定,發言時又溫柔和藹的馬爾蒂尼牢牢地吸引住了菲諾的目光。
他看上去像一個運籌帷幄的領袖,一個溫柔強大的保護者,一個堅強勇敢的戰士,他完美的契合菲諾對父親角色的想象。
重生後,菲諾自嘲造化弄人,兩世為人,菲諾都沒有一個親人,親緣竟如此淡薄。
他多麼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啊,多麼想像真正的孩子那樣,在愛和幸福中健康長大。
他曾無數次在睡夢中構築家的樣子,威嚴又慈愛的父親,溫柔又聰慧的母親,快樂又天真的自己,或許還有一隻調皮的小狗……
然後又無數次從美夢中醒來……
自從在電視上看到馬爾蒂尼之後,夢中父親角色朦胧的相貌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那是馬爾蒂尼的樣子。
他迫切地想要靠近馬爾蒂尼。
于是他開始主動去了解足球,加入到孩子們的足球比賽中,并在秋季的時候前往米蘭試訓……
命運的齒輪由此開始轉動。
因為馬爾蒂尼,菲諾選擇了足球,因為足球,菲諾逐漸對新的人生有了期待。
在日複一日的訓練和比賽中,足球的光芒逐漸透過那些如濃霧般彌漫的迷茫、不安和潮濕,照亮了菲諾的内心。
菲諾相信,足球會指引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