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渺雲閣一衆宮人出來迎接,何妙芙看向跟在秋楓身後的改名為如萍的青鳥,“如萍以後跟着呂嬷嬷打理渺雲閣的事務吧。”
進了内間,何妙芙揮退了衆人,隻留下呂嬷嬷,如意和春櫻,“嬷嬷你能不能查一下平日裡跟麗貴嫔走的近的有哪些人?”
“可以,老奴這就去安排。”
呂嬷嬷離開後,春櫻上前幫何妙芙卸下钗環,她倚在榻上,由如意給她揉肩。
自從萬壽宴後麗貴嫔就跟她不對付,何妙芙其實并不把她放在眼裡,那些小事她都不跟她計較,隻是這麗貴嫔是在太過難纏,她退一步麗貴嫔就緊逼一步,再好的性子也會被她磨沒了。
今天的事情何妙芙意識不能在這樣下去了,有麗貴嫔撐腰,一個從五品的美人都敢跟她過不去,她那些得過且過的想法要改改。
*****
後宮裡的勾心鬥角李宣并不放在心上,他現在關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大元帥巡邊途中遇襲,身受重傷生死未蔔。
自從他從何妙芙那裡知道何輝是定王的眼線的時候就把身邊的人排查了一遍,最後發現瓊貴妃的父親,他向來信任的大元帥陳浩當年竟然做了兩手準備,明面上他全力支持自己繼位,暗地裡竟然還和劉家暗通款曲。
剛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李宣勃然大怒,身邊藏着一條毒蛇竟然沒人知道。冷靜下來之後他覺得即使現在陳浩對自己還算忠心,單憑着這件事李宣就不能再容許他活着。
陳浩手握數十萬大軍是大啟朝兵權最多的元帥,一旦他萌生反意投靠定王,那未來如何就未可知了。
好在陳浩因為當年打仗受時受傷太重,一直在京城療養,近些年對邊關的掌控力不如以前,但李宣還是不能放心。
陳浩畢竟是征戰沙場數十年的大将,排兵布陣心思詭谲難測,在京城很難找到對他下手的機會。
所以他借着這次突厥南下掠奪的由頭派陳浩巡查邊關,為的就是分散他的注意力,從而徹底鏟除陳浩這個威脅。
之後他又刻意将皇後放出來,有太後的幫襯,她果然很容易就從貴妃那裡拿回了鳳印,從統攝六宮的貴妃到被皇後轄制的普通妃嫔,貴妃定然忍不了的。
李宣知道貴妃是個受不得委屈的,在太後和皇後手裡吃了虧,又從他這裡得不到幫助,自然是要回去找陳浩的,果然一封封的告狀信寄到陳浩手裡,讓他分了神,在他忙着對付太後那幫人的時候,得了假消息的定王對他出手了。
陳浩太了解李宣了,如果他出手,陳浩或許很快就會察覺到,所以這時候李宣就需要一把殺人的刀了。
他留了何輝這麼久為的就是這一刻,尤其是從莊妃那裡知道了何輝竟然膽大包天的在宮裡安插眼線,還讓何妙芙将他的動向傳回去的時候,李宣就對何輝起了殺心,不過這麼殺了他有些浪費。
他借何輝之口向定王傳遞了一些假消息,那日他知道何輝在門外偷聽,而且為了方便他動作,李宣還特意将門外的守衛和太監們提前支開,果然何輝将他想收回陳浩手中兵權的事情告訴給了定王。
當年先皇為的确了定王能順利繼位為他培養了很多幫手,這些人現在還有好些在朝中任職,但或許是因為帝王的通病,先皇并沒有為他拉攏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将,所以定王現在手裡最缺的就是兵權。
知道皇上打上陳浩的主意以後,定王決定铤而走險,隻要陳浩一死,他的人就有機會搶奪兵權了。
陳浩雖然跟劉家有些瓜葛,但定王還在記恨當年陳浩沒有全力支持他而導緻他錯失皇位的事情,因此定王并不将陳浩當成自己人看待。
況且陳浩跟他的關系可不如他和李宣的關系比起來那麼好,畢竟陳浩唯一的女兒可是李宣的貴妃,所以定王肯定不會信任他。
兵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更穩妥,為了得到他手裡的兵權,陳浩是必須死的。
定王完全沒有手下留情,他派去的人下手很重,雖然陳浩身邊高手環繞,但他還是被流失傷及要害,消息傳回來時他已經昏迷了。
李宣雖然失望定王沒能成功殺死陳浩,但聊勝于無,根據暗衛傳來的消息,這次陳浩傷及肺腑,加上以前的暗傷,他就算活下來也是個廢人了,注定不能再上戰場。
而陳浩偏偏沒有兒子來繼承他的兵權,一個不能上戰場的将領是保不住手裡的兵權的,陳浩勢必要在他手下的人中選擇一個人來代他領兵。
這其中可動作的機會就多了,所以李宣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
他高興了,傳了假消息的何輝就成了最大的功臣,如果不是透過何輝将假消息傳給定王,這一招借刀殺人不一定能奏效。
天時地利人和,他全占了。
“皇上,您今晚可要翻牌子?”左福安帶着司寝局的太監進來,看見皇上正站在窗邊發呆,腳步變得輕快起來。
李宣掃了眼托盤裡的玉牌,想都沒想将何妙芙那一枚挑了出來,“今晚宣明貴人來皇極殿侍駕。”
“傳皇上口谕,宣明貴人皇極殿侍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