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阿瑪現在一共三個孩子,其中兩個是原主額娘所出,分别是原主和原主的大哥。另外還有兩個兒子,分别是原主阿瑪的這兩個妾所生,是原主的兩個弟弟。
原主阿瑪目前還在原先工部主事的位置上沒動,而原主的大哥今年已經二十歲,讀書方面的天賦還不錯,目前已經考中了秀才。
原主的大哥前兩年已經成婚了,如今大嫂已經生了一個小侄兒了,現在又懷了孕,在家休養,再過幾個月就要為宋家添一個孩子了。
而她兩個庶出的弟弟,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都還在讀書,兩人也是一心好學的。
結合着原主的記憶,又問明白了家裡的具體情況後,宋玉瑤逐漸放下了心。原主一家雖是包衣,但也算是書香門第。
原主的阿瑪和兄弟們都是喜好讀書的,哥哥弟弟們也都有意走科舉之路,這倒是不用擔心他們會去闖什麼禍了。
既然喜好讀書,一心想走科舉之路,那就有顧忌,會愛惜羽毛。她前世在末世前也是個大學生,也在讀書人圈子裡混過,自然知道讀書人有多麼好臉面。
不過,如今自己成了四爺的格格,又生了四爺的女兒,就怕是他們以為成了皇子外家會心大,所以還是得再敲打敲打。
于是,在瑚魯克氏臨走之前,除了給了家裡一些宮裡的物什作為賞賜,順便給宋家增加門面之外,她又叮囑了額娘一番,并讓額娘給阿瑪、大哥帶了一些話回去。
直到把瑚魯克氏送走,她算是才松了一口氣。
……
卻說四爺這裡,在衆賓客走了之後,他一個人回了書房裡。這時,蘇培盛派人去查的張嬷嬷的事情也有了結果。
結果,背後自然有着福晉和烏拉那拉氏家族的影子。蘇培盛派去的人還發現,被移出去養病的張嬷嬷,已經被烏拉那拉氏派去的人料理了。
四爺聽了這些後,沉默了一會,道:“你給烏拉那拉氏掃一下尾,把痕迹處理幹淨,别讓人發現了。至于福晉……”
說到這裡,聲音低不可聞,蘇培盛也沒有聽清四爺在說什麼。不過,他也沒敢問。爺沒說出來,就當不知道吧。他和福晉的事,他一個太監也管不着啊。
“宋氏……你去給宋氏送些賞賜安撫一下,告訴她,等小格格過了滿月之後,爺就把她提成庶福晉,以後孩子也讓她自己養。然後,派人去和福晉說聲,宋氏的份例,從今天開始按庶福晉給吧。”
本來他還想着,他的長女放到福晉那裡教養比較好。如今既然福晉不喜歡這個孩子,那還是讓宋氏自己養吧,也省的他的大格格在福晉那裡受了委屈。
蘇培盛自然應是。心想,這局看來是宋格格勝了。
想到福晉,他不禁暗暗歎了口氣。你說她和爺年少夫妻,青梅竹馬地長大,爺原先還給宋格格李格格她們賜下避子湯,這多大的福分呢!
要知道太子的兩個側福晉可是都給他生了庶子庶女了,太子妃還沒入門呢!
偏偏福晉卻不知道珍惜,如今做了謀害爺子嗣的事還被人抓到把柄,告到爺這裡來。
什麼好處都沒落着不說,反倒損了和爺的情分,白白讓宋格格得了好處,真不知讓人說她什麼好!
不過這些主子的事,卻不是他一個太監應該操心的。他把心思收斂了一下,出門讓他的徒弟去到正院裡告訴福晉一聲,爺吩咐宋格格的份例按庶福晉的發。
想來福晉聽了這個消息應該是不會多麼高興的,但是,誰讓她做了讓爺不喜的事呢?而且,好歹宋格格也生了爺的長女,總不能讓小格格的生母一直做個普通的格格吧?如今不過是提前罷了。
不過,既然知道福晉不會高興,他也就不去正院報那觸黴頭的信,還是派他的小徒弟去吧!蘇培盛心想。
至于給宋格格送賞賜以及傳爺口信的事,他倒是可以親自去,也能在宋格格面前賣個好。想到這裡,他去庫房裡去取了四爺給宋玉瑤的賞賜,便帶着這些賞賜親自去給宋玉瑤道喜去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