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花看着笑眯眯的武媚娘,有一些疑惑地開口,“才人今天好像很開心啊。”
武媚娘想到剛剛那雙微微睜大的眼睛,語氣中帶着笑意,“嗯,遇見了一隻有趣的小雞。”
“小雞?”楊春花的疑惑在心裡轉了一圈,随即恍然大悟,“雉奴”啊。
楊春花看着面前這個23歲的女孩兒,不知道她的開心是如同現代23歲女孩兒遇見心儀之人那般,還是在股票眼看着被套牢卻突然發現新的潛力股那般。
此時是貞觀二十一年,“女主武王”掀起的李君羨之死尚未發生,武媚娘雖然經曆了獅子骢的折戬而返,但是目睹徐惠的青雲直上,還是想要讨好太宗的。
太宗喜好書法,尤其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徐惠在勤練王羲之的《蘭亭序》,所以武媚娘也在苦練書法,甚至練得非常不錯。
北宋的《宣和書譜》就對武媚娘的書法大加贊賞,評價她的書法“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粉氣味,其行書馭馭能有大丈夫勝氣。”
誇“有大丈夫氣”可能算是封建傳統禮教時代,尤其是開始裹小腳的北宋時代,對女性書法的極高稱贊了。
然而,盡管武媚娘的書法練得很好,還是沒有因此得到太宗的賞識。
此時,太宗飽受病痛折磨,還要輔導新選的繼承人,又有徐惠這位賢内助,估計也沒什麼心情寵幸新人了。
楊春花想,盡管随着在這宮裡的春秋日長,武媚娘的情緒越來越隐藏,就像是苦練書法卻沒有取得想要的結果,她卻已經不再像當初獅子骢那般在自己面前沮喪了,但是,今天,她看上去真的有些開心啊。
是啊,再怎麼說,她才23歲,而太宗已經48歲了。
她進宮已經9年了,也在五品才人這個位置上原地踏步9年了。
她是沒有努力嗎?她每日盡心工作,讀書,揣測太宗心意,按着太宗的喜好雕刻自己,可是什麼都沒有得到。
說着“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懷抱野心和巨大期許進宮的武媚娘多少是有些沮喪和難過的吧。
她不像楊春花那樣知道未來自己的盛大人生,現在的她隻是一個守着行将就木的老皇帝的小小才人。就算是費盡心思,走了9年,也還是個小小才人。
想到這兒,楊春花突然也笑了起來。
管她是因為看到了希望,還是隻是覺得李治有趣,總歸是久違地開心了。
于是,楊春花說,“真是感謝那隻小雞,讓才人開心。”
武媚娘又想起有些昏暗的宮室裡,那隻佯裝鎮定應答太宗提問的小雞,眼睛裡盛滿了笑意。
和太極宮比起來,翠微宮不大,人也不多,所以兩個人總會碰面,可能在宮室裡,也可能在山野間。
終南山景色宜人,翠微宮“山光如潑黛”,太宗身體好些的時候,便喜歡出來透透氣。
所以,武媚娘和李治的第二次見面便是在這景色幽靜宜人的山野之間。
此時,太宗身邊有其他大臣、才人、侍從。
武媚娘趁機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閑坐。
她長舒了一口氣,和長安城裡位于窪地,隻能看到四角天宮的太極宮相比,翠微宮确實是個好地方。
就在這短短的一刻,她什麼都不想,隻想聽藏在樹枝裡那不知名的鳥細細的叫聲,還有溪水緩緩流淌,撫過溪石的聲響。
“這裡有人啊,打擾了。”有人踩斷了落在地上的樹枝,溫和地打招呼。
武媚娘聞聲看去,是李治,隻有他一個人。
她莫名地想,今天的小雞是順毛啊。
武媚娘起身行禮。李治一邊說着“打擾了”,還一邊走了過去。
“不必多禮。”李治站在武媚娘的身邊,低頭看着她,似乎在等武媚娘像之前那樣擡頭和自己對視。
可惜,他并沒有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