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沉默不語,半響才悶悶地開口,聲音低得似乎聽不見,“朕總想着馴服朝臣,平衡世家,卻忘了最重要的事。”
武媚娘沒有追問他所謂的“最重要的事”,而是認真地說,“陛下現在已經知道了,那就不晚。”
說完,武媚娘用雙手将李治的臉從自己的肩膀上掰起來,看着他耷拉着眉眼的沮喪模樣,忍不住笑了笑,“好了,陛下。妾相信,陛下過去、現在、未來都會是一個好皇帝。就像在下元節茶樓裡,我們約定的那樣,妾會陪着陛下綿延這盛世。”
李治看着武媚娘溫柔的眉眼,聽着她認真的話語,心情一點點地好了起來。就像所有表露的和未表露的情緒都找到了歸處,迷茫、難堪、疲憊的旅人終于跌入了柔軟溫暖的被子裡,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了。
武媚娘看着眉眼舒展的李治,便要放開他,從床上起身。
李治下意識地拉住武媚娘,“你要去哪裡?”
武媚娘點了點不遠處桌子上的茶壺,“妾去看看茶水還熱嗎,喝一點熱茶,身體會舒服一些。”
李治松開手,眼巴巴地看着她的一舉一動。
武媚娘摸了摸茶壺,還是熱的。她倒出半杯,先嘗了嘗,是姜茶。遂倒了一杯,端給李治,“陛下,是姜茶,喝一點暖暖吧。”
心情變好後,李治終于因為一兩個時辰沉迷沮喪,滴水未進,再加上從前殿到後宮不短的一段路,而覺得口渴了。他接過杯子,喝了一大口,笑着說,“還不錯。”
次日,李治精神抖擻地去上朝了。
他将心腹的調查甩到朝臣面前,質問他們可知蘭陵水災一事,可知當地大戶借機囤地,可知百姓流亡逃荒。
其實,大戶借災荒囤地并不稀奇,很多大戶其實就是當朝官員的家族。有些官員甚至認為,大戶買人囤地能緩和災情,恢複經濟,收攏流亡,并非壞事。然而,他們忘了,被收攏的人口和囤積的土地将不再為李唐納稅,那這赈得到底是李唐江山的災,還是滿了他們家族的口袋。
盡管一些重臣對蘭陵水災後的災民情況依舊不以為意,但是調查中那反複提到的“蕭氏”和雍王卻将事情的嚴重程度拉高。尤其是波濤暗湧的立儲之争中,支持王皇後收養的李忠的官員,更像是看到了機會。他們言辭激烈地叱責蕭氏的不臣之心,暗示是雍王給了蕭氏不該有的妄想。
李治雖然一副認真聽他們發言的樣子,卻記下了這些表面正氣淩然卻對災民置若罔聞,隻想着攻讦政敵的朝臣。現在還不是處理他們的時候,但是也不會讓他們舒服太久。
李治點了幾個進谏赈災且言之有物的朝臣,讓他們盡快形成赈災疏奏遞給他,推進赈災事宜。
在這一話題結束前,李治像是突然想起來了。他笑着說,“朕能得知此事,歸功于後宮。諸葛丞相有言:‘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朕深以為然。”